宜兴自古以来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也流传了很多很多的传说。历史上也出过很多很多的历史名人,宜兴各地的名字自然也流传着一些传说。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宜兴地名的有趣传说,不完整的地方还请大家补充。
邮 堂
古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将士家书、官府公文、边关告急,跑马文书八百里快骑日夜兼程递送,充分说明了邮递在古代的作用。而在途中提供信使歇宿换马的驿站尤为重要,宜兴邮堂就是一个地道的古道驿站。
万 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碧波万顷的太湖和风光旖旎的滆湖中间有一条河(现在叫殷村港),自西向东流进太湖。河中段有一古老的石拱桥(现在已改建成水泥拱桥),这就是万石桥。相传,这座桥与周处颇有渊源。
高 塍
据传,隋末有一战将伤重南下,伤愈后经过东塍寺问寺中方丈:“高家庄人流攒动,贸市兴旺,何不更‘庄’称‘街’?”方丈说:“高姓落居此地极早,此地南北贯通,便农利商,发展至今已异姓居多,将军若能赐助更名,乃顺应民心。”接着方丈又介绍起此寺名称来历:“上苍造物此处,留有两塍”。将军听后感慨远眺,顿发灵感说:“既然两塍处的高家庄早成街市,何不改名‘高塍街’呢?”两人便与地方官吏商酌。众人都认为这个地名既蕴含前名之承,又不失塍高之实,十分恰当,便定夺下来,自此“高塍”地名延续至今。
和 桥
和桥曾名鹅洲。相传村上有两家富户,陈家男孩与周家女儿青梅竹马,亲如兄妹,长大后成为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但两家大人因为砌屋争风水闹僵,怎么也不同意他们成亲,结果这对情人得了相思病。双方老人急得求神拜佛,求医买药,终不见效。有一自称半仙的算命先生知道内情,故意到陈家去算命,点穿病因是相思,后又上周家说病愈必成亲。双方信以为真,就托媒说亲成了婚。两家从此和好,商议要为大伙做件好事,于是两家在河上合造一座桥,方便两岸村民,取名“和合桥”,久而久之被人们简称为“和桥”,一直沿用到现在。
新 芳
新芳因新芳桥而得名。据传新芳桥至少也有近7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新芳桥是一座小石拱桥,桥宽3米,上下桥埠长不足15米,桥东和桥西是一条小街,街长超不过200米,街上建筑和店铺的布局和江南的许多小街镇相近。桥脚下有一座香炉,供烧香专用。现在的新芳桥下依然有一石碑为证。
范 道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姓范的道长到这地方化缘建庵,取名“庵头”。后人把姓范的道士建的庵舍,称为“范道舍”,习惯称为“范道”,沿用至今。
丰 义
据传,丰义集镇原由蒋姓聚居,故旧名蒋庄。后来蒋氏与储家联姻,储氏逐渐发达。唐代开元年间进士储光羲避难溧阳时,常与这里的储姓交往,经常接济他们,后来储家人丁兴旺,成为地方大族。因储进士丰厚恩义,后人为纪念他,便改村名为“丰义”,沿用至今。
官 林
官林原名官村,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在秦汉前,有山东莱阳孙姓兄弟两木匠来孟津河东义庄村做棺材,后又到河西做棺材,生意兴隆,生计无忧,便在河畔搭棚落居。久而久之,子孙繁衍,渐成小村,来人多称之为“棺材村”。后为避讳,取吉祥名,称之为官村。
又有一说:由于官村地区历代文人辈出、官宦如林,故官村称之为官林。现官林行政称谓为官林镇,而百姓仍称官村。
新 建
新建又叫万家村,明朝末年,这里聚居着姓万的农民,过着男耕女织的平民生活。由于朝政衰败,清军入关,抗清名将史可法与清将多尔衮军队两部在此相遇,大战后,万家村变成一片废墟。仅存的村民为重建家园,便把“万家村”改名为“兴建村”。清朝康熙年间,又更名为“新建村”,此名称已沿袭了400多年历史。
杨 巷
国内以江河南北命名的城镇不乏其例,如长江南面有江阴,河南省洛河北面有洛阳,而杨巷正处于大河的北面,所以前人才为这条小巷起名阳巷。经数百年众口流传,“阳巷”就逐渐说成是“杨巷”了。
芳 庄
相传在宋朝的时候,安徽有个叫迂世公的来此居住,看到溪河环村,地形成方,便称“方溪”,俗名“方盆”。至明朝时,因村庄的规模在周围一带最大,故改方溪为“方庄”,在沿用中“方”字头上加了个草字头,改为“芳庄”。后设乡镇建置,亦以“芳庄”为名,并沿袭至今。
鲸 塘
鲸塘原名“琴堂”。相传梁代任公,在此筑室为堂,在堂中时而饮酒吟诗,时而弹琴取乐。堂中琴声悠扬,路人无不停步静听,并称之为“琴堂”。亦有说,鲸塘桥因横贯在鲸溪河上,近处河中水流湍急,漩涡成塘,便称“鲸塘”。因“琴堂”与“鲸塘”谐音,故镇村以桥为名,沿用至今。
潘 家 坝
相传在明朝时代,潘家坝原有两村,一河相隔。为了纪念敢于和仗势欺人的凌进士斗争的潘姓兄弟,改村名为潘家坝,如今,那口井还在坝上。
徐 舍
相传在宋朝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荡滩,在徐舍东面里许的地方,有个小村庄散居着几家王姓棚户,叫王舍村。至元朝末年,因张渚山里盗匪猖獗,茗岭山区的长岗岭有一姓徐的富户,为避匪乱,便来到濑溪河北岸的杜家荡(今称“落泥场”),在荒田里搭盖一座草舍居住下来。自此以后子孙繁衍,居住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人们便称这一带为“徐舍”,地名一直沿袭至今。
归 径
据《宜兴荆溪县新志》载:“桥在蒲墅荡北,跨癸泾,本以癸泾名,乡音讹传已久,咸淳志作归径。
西 渚
西渚,古称西洋渚,位于横山水库下游,虬山岭西麓,西与溧阳的戴埠、横涧交界。相传刘伯温说,要想不荒,除非把山横过来。解放后,修筑了横山水库,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既解决了水患,又为宜兴留了一“盆”净水(现为全市自来水水源)。
太 华
太华镇,由太华山得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东吴孙权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为巩固孙刘联盟,孙权于公元209年进妹联姻,刘备与孙尚香结为伉俪。孙权以阳羡为封邑。其妹尚香生得俊美,有百花郡主之称。方岩山(即今太华山)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恰似一朵盛开的荷花,孙权便赐太华(“华”与“花”同义)为妹尚香汤沐邑。
张 渚
张渚,古称桃溪,又名章溪。相传五代后晋天福年间,显宦张居泳率族人迁居桃溪,故改桃溪为张溪。因张溪四面环水,南宋时,又将张溪改为张渚,沿袭至今。
湖 滏
湖氵父 的“氵父 ”字,《中华大字典》注释:氵父 ,地名,水之源也。”晋代,湖氵父称为“湖浦”,湖即指太湖,浦是指与太湖相通的河口,以上表述从源与流两方面印证了湖氵父是太湖重要的源头。
丁 山
在很久以前,太湖里有两条大蛇精,一条称为青龙,一条称为黄龙。一天,青龙与黄龙为争太湖霸主地位,大打出手,斗得天昏地黑,日月无光,湖水泛滥,百姓遭殃。玉皇大帝大怒,派琵琶金刚出击,这两条恶龙顿时化为两座山,即青龙山和黄龙山,加上旁边有座乌龟山,三山鼎立,人们更把当地称为“鼎山”,后来为方便书写,便把“鼎山”简化为“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