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
提起陈曼生,壶友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所设计的茗壶,远不止18把。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全世界最贵的曼生壶——百衲壶。
2017年7月16日下午,西冷印社春拍,由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以1449万元成交,创造了曼生壶世界拍卖新纪录!
▲曼生百衲壶
百衲壶的故事
曼生及其门客大多是忠实的佛教徒,百衲,原本是指出家人用信众捐助或施与的多片碎布,补缀而成的僧衣。
相传,初一清晨,曼生与门客前往山中古寺礼佛,途中众人在树下小憩,只见远处走来一僧人,身披百衲衣,阳光竟然金光闪闪。
曼生刚想上前与僧人交谈,转眼间僧人却不见了踪影,询问众门客竟无人看到僧人,前往寺庙后庙中僧侣也说并无此人,曼生顿觉惊奇万分。
礼佛归来,曼生思来想去,越觉得奇妙,遂创作了佛光满身的百纳壶。此壶胎身宝光煜煜,错落披饰黄、褐深浅色泥,斑驳如百衲僧衣,所以名为百衲壶。
▲著录于《紫韵雅翫》


曼生在壶身题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裋褐,指贫贱人家所穿的粗布短衣。活活,为水流声,此处指注茶的水声,隐喻智者腹中的经纶与智慧。
▲百衲壶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主厅展出
曼生做此铭文寓意是:“不要以貌取人,有内涵的贫士,往往能说出令人振聋发聩之言。”
▲曼生香蘅款
曼生壶,落款多为“阿曼陀室”,但此壶的落款是“香蘅”。香蘅,是陈曼生小儿子,小曼陈宝善的斋名。
在此之前陈曼生有一子早夭,落款香蘅或许是意在希望这把佛光满身的百衲壶能保佑自己的儿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