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出自黄龙山,并且泥料的种类也非常丰富,而有些泥料的泥性较为特别,制壶难度较高,因此这些泥料的壶价格一般都稍贵些。
朱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泥料收缩较大,做中大品破损率极高,也因此多做小品器,实际上,即便是在一厂时期,几位老辅导员做朱泥做的也不多。
▲尤以王寅春先生做朱泥较多较精
而纵观历年拍场,顶级的紫砂壶作品已经破千万大关了,而其中以朱泥为材质,少之又少,确切地说,是只有一把,它也是如今最贵的朱泥壶。
顾景舟制朱泥矮石瓢
▲顾景舟 朱泥矮石瓢
2016和信秋拍
RMB 15,000,000
此壶是顾老擅长的石瓢器形,但是却用了成形最难的朱泥创作,壶料泥质上乘,色泽温润光和,气度内蕴而典雅。
此壶矮身,斜腹,短弯流,正耳把上塑一扣,壶盖微鼓,盖上作一拱桥钮,壶底承三乳钉足,足底中心各有一小气孔,以避免烧制中变形。
▲石瓢壶身刻绘
壶身一面阴刻一文人高士回首屈膝坐于松树下,刀法娴熟自然,另一面阴刻「杞鞠晋酒,楳雪煮茶。香浮雀舌,助我诎心。
这把壶为朱泥最为贵不无道理,首先此壶为顾景舟先生所作,顾老作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一生所抟朱泥壶并不多,除开早年有做较多朱泥小品,再少见朱泥壶,因此此尊朱泥器显得极为珍贵。
▲顾景舟 早年小品
此外此壶的容量有达450cc,在朱泥里面品量可想而知,放在今天就是朱泥的大品,在当今也没有多少师傅可以拍着胸脯说能做这么大品量的朱泥壶。
再者可以看到,这把壶还有刻绘的处理,朱泥壶的刻绘不同于其他泥料的刻绘,在烧制时壶胚极易出问题,而这把壶是两面刻绘的完品之作,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顾景舟 矮石瓢
这把朱泥石瓢还是难得的顾老改样作品,顾老所做矮石瓢壶,其实是学自当年去其家中制壶的客师储铭的样,储铭当年就做过矮石瓢。
▲储铭 矮石瓢
但顾景舟此款朱泥石瓢则是在基础上改动,包括壶底足做空心足,包括其壶把作飞的处理,都是改样的处理。
拍场上排名第二的朱泥壶为清乾隆时期的万寿壶,成交价只有此壶的一半,可见顾老朱泥壶之难得,朱泥精品器之难得。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