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比金贵,不是天方夜谭,陶都宜兴的紫砂艺人就创造着这种奇迹。几两重一团泥巴,经过独运匠心的堆雕、捏、塑,价值上万。没有比此更能说明人类艺术创造的巨大意义了。
宜兴紫砂古时就有“价埒金玉”之说。目下,紫砂陶成为一种世界性时髦,港台更是紫砂热风靡,爱之若癖的人不惜巨金搜罗珍品,谁能收齐宜兴工艺师们的作品,就是了不得的紫砂大收藏家。可惜他们之中总有人为赝晶破费钱财。
谁有幸领略到紫砂工艺品的风采的话,对它的“价埒金玉”也就不足为怪了。在琳琳琅琅的壶、瓶、盆、鼎、文具、雕塑陈列品中,最著称于世的是美營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茶壶。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紫砂茶壶,圆无一相,方非一式,出神人化。那些取材于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的仿生物造型,撷尽自然之魂,传达出物形精神;借鉴井栏、古钱、秦砖汉瓦、青铜锡器一类古代器物的造型典雅浑厚,富有凝重的历史感:从几何形态抽像变形的各式壶器则洗炼淡雅,潇洒空灵,让人在不尽的想像天地中获得美的享受。
然而,紫砂茶具的美学价值,不尽在造型和本身所具有的装饰性上,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在于一种透彻表里的浓郁的文化气息。紫砂陶几乎从诞生之曰起,就集造型、文学、书画、金石、篆刻于一体,它古色古香的泥质与传统文化又是天然的默契。自北宋苏轼起,历代文人丹青手如徐潤、沈周、场州八怪、陈曼生、吴昌硕等,纷纷参与创作,或镌诗文字画,或留陶刻款式,或作式样设计,东坡提梁壶和曼生壶至今依然是启迪后世的不朽之作。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精髓囿于柄壶之上,使宜兴紫砂飘然出俗,超越一般的欣赏和实用功能。
这就是它饮誉中外,获得各国人士青睐的原因。宜兴紫砂继1926年和1930年分别获得国际博览会金质和银质奖之后,1984年百寿瓶和竹简茶具又获得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对于紫砂陶,观赏者的知识涵养有多高,它就给你多高的情趣和享受。拿在莱比锡获金奖的竹简壶来说吧,其造型是丝绦束起的一捆古代竹简,我们至少可以从它别出心裁的构思得到美感,懂得竹简来历的人则可以发思古之幽情,书法爱好者免不了要品评劲秀豪放的铭刻…面对紫砂陶,你内心会产生一种宁谐、温暖陌生而又亲切的感觉;在科学发达的时代,人类往往容易生出回归自然,追慕传统的情调,紫砂陶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要求,它让你暂时离开纷繁的现实,沉湎到古朴的文化氛围中,去缓解紧张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精神压抑。
紫砂称为泥中之王,它的奇妙独特之处常常不为人知,或不为人全知。世界陶瓷7大品类中,唯有紫砂陶单纯用一种矿土—紫砂土。紫砂土薄薄一层,夹杂在其他陶土层中,从矿井中采出之后,经风干研磨水洗,并经特殊处理,形成葡萄紫、桔柚黄、新桐绿、竹叶翠等诸种色泽,五彩纷呈。由于泥质的可塑性特殊,承受力强又不粘连,给制作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紫砂器冷热急变不会涨裂,抚握不炙手,沏茶色香味蕴蓄,贮茶不易馊。说它“价埒金玉”,人间金玉又岂如一丸紫砂土有高尚的节操呢?紫砂壶品格的高超之处,还在于不论雅俗贵贱,具有同等的品茶功能,花块把钱买一把壶照样能品尝到千金之作的茶味。看来,宜兴紫砂确实很有德人风范,无怪乎历代文人学子热心参与创作。它既可登大雅之堂,又能进寻常人家,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薛尔康,江苏无锡人。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班。曾赴农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工人、工会干部、记者、公司总经理等。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太平军上校哈俐》《巨子的诞生》,散文集《花街》《留恋果》,长篇报告文学《企业之军》,中篇小说《等待起飞》《天姿国色》等。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190年获江苏省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等。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