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老故事:黄龙山与青龙山

在宜兴城往丁蜀镇去的路上,途径丁蜀镇的西北角,有两座山。一座叫做黄龙山,一座叫做青龙山。黄龙山上盛产黄泥料,人们用这种泥料做出了精美的陶器,尤其是紫砂更是闻名中外。青龙山上盛产青石料,人们用这些石料煅烧石灰和水泥这些建筑材料。那么黄龙山和青龙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啊,还和大禹王有关。

在很久以前,丁山这片地方,有两个妖精,一个是只老鳖,就是老甲鱼,它浑身上下都是青色的,尤其是那个背上的甲盖,更是青得发亮。还有一个是条花头黄鳝,身上也密布着黄色的花纹。

这两个妖精都修炼了几千年,能变化会法术。他们都看上了太湖这块风水宝地,都想利用太湖的灵气加强自己的道行。青甲老鳖占据着北太湖,花头黄鳝占据着南太湖。这两个家伙都想独霸太湖,这样修炼起来就能事半功倍了。于是,青甲老鳖幻化成一条青龙,花头黄鳝幻化成一条黄龙。两个妖怪经常幻化为龙在太湖里争斗,总也不分胜负。可是他们搅起的惊涛骇浪可把居住在周边的老百姓坑得苦不堪言。

大禹王治好了水灾,被推选为华夏族的头领,他经常在九州巡视,看到哪里有事情就会去解决。这一条,大禹王来到了丁蜀,看到了远处太湖里一青一黄两条巨龙又在恶斗,岸边的老百姓拖儿带女地四散奔逃。

大禹王大怒,拎起了他的铁棒,就去教训那两个妖精。两个妖精一看大禹王来了,感觉不妙,只能先联手起来对付大禹王再说。可是大禹王本领高强,一根铁棒上下飞舞,毫无惧色。渐渐地,老鳖和黄鳝感觉不是对手了,就想找机会赶紧溜。大禹王哪会给它们这种机会,他大喝一声,铁棒横飞出去,一头砸在黄龙的脊背上,另一头戳在了青龙的脑袋上。两个妖精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神力,都掉在了地上一命呜呼了。

大禹王就把这两条龙变成了两座像龙一样的山脉,并把两个妖怪的内丹变成了山上的泥料和石料,用来造福百姓,替两个妖怪赎罪。而大禹王那根铁棒,就是他后来放在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也就是孙猴子后来用的如意金箍棒。

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这两座山,一个叫做黄龙山,一个叫做青龙山了。

作者:裴昶 宜兴市中医院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我爱大宜兴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