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民间传说:神龙大缸

相传唐明皇有一次梦游月宫,看见月宫里有一只大缸,缸上盘着一条龙,神气活现,心想,这画龙的缸应该摆到我皇宫去才是,就伸手要去抱。谁知被吴刚发觉,上前把他一推。唐明皇一脚踏空,连翻几百个跟斗,最后砰的一声捧在地上,吓出一身冷汗。等他醒来,才晓得自己做了一场梦。

唐明皇心心念念要想这种画龙的缸,就命朝廷里的官员到民间去寻。朝廷官员怕世上找不到,就想了个计策说:“江南常州府荆溪县烧陶器很出名,请皇上拿梦中见到的龙缸式样画出来,督令当地按图仿造就是了。”唐明皇觉得此话有理,就画出一张图来,令荆溪知县依图监制,限在三个月内造好,送到京城。

那时候荆溪县里有个人叫范石林,是山窑场的造缸大师傅。他到50岁时才养了个女儿,不久老伴去世,父女俩相依为命。他想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后代,所以帮女儿起个名字叫范大缸。范大缸长到十三四岁,粗细生活样样会做,对父亲又孝顺人又长得眉清目秀,一笑起来两个小酒窝,实在是讨人喜欢。

一天,知县跑到窑场上来了,限令大家在三个月里造出皇缸来。工人们都说范石林是范蠡的后代,这种事情只有请他来做。范石林没有推辞,就照着图造了。造啊造,用了十天时间算把坯做好了,又用十天时间,在坯上刻出一条龙。工人们见到这只缸造得这样大,上面刻的龙象真的在云堆里游一样,个个称赞范石林手艺高超。

到了装窑的日子,全窑场的人都很巴结,谁知烧着烧着,“啪”的一声,皇缸裂开了;范石林并不灰心,回到家又从头做起这样做了烧,烧了做,只只皇缸都裂开了。眼看限期逼近,只剩下烧最后一窑的时间了,大家都急的头发都根根竖起来。范石林更是心如油煎,心想:“假如这只再烧不成,我只好一死了事了,只是舍不得女儿啊!”范大缸人虽小,却也明白爹爹和叔叔、伯伯的处境,心中恨透了那个唐明皇。等到烧最后一窑的时辰,她对父亲说:“爹爹,女儿离不开你,要死,我们就死在一起。明天烧窑时,让我跟你上窑看看,也好给你多一个帮手。”范石林一阵心酸,眼泪哽咽在肚里,点头答应了

二月初二,相传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最后一窑点火了,工人把松枝一把一把塞进窑眼。窑内温度越烧越高。突然,范石林喊了一声,“勿好!”吓得其余的人心都要从喉咙口跳出来了。范大缸朝窑里一看,皇缸已经裂开。她想:“如果我一死能免众人受罪,就让我一个人死吧!”于是,她拿过父亲手中的窑叉,在窑眼上凿开一个大洞,纵身跳了进去,拼命抱住那只皇缸。范石林见女儿跳进火海,两眼一黑,“啊呀”一声,顿时昏倒。这时熊熊烈火中出现了一条金龙,紧紧盘住皇缸,原来的裂口合拢了。等到工人们涌到窑上的时候,这条金龙蹿出窑顶烟囱,昂着头,飞到天上去了。所以说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这只皇缸后来就送到京城,唐明皇见了,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说是比他梦中见到的还要好,就给有功的人一一封赏。到最后,有人提到范大缸,唐明皇误以为别人称他的皇缸为“饭大缸”,当即说:“不,此缸乃‘神龙大缸’!”本来是封人,结果封了缸。

从此,这缸就出了名,这个故事也流传到今天。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