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我国当代的气象研究历史不到100年,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却向世人证明了中国气象的奇迹。从气象研究刚起步时粗放的短期天气预报,到现在全国的长期气候预测;从各个地区精准的天气预报,再到现在各城市、各区县甚至乡镇,每个时间段的精细预报……老百姓从切身感受中,见证了我国气象事业质的飞跃,以及气象科学发展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气象研究进步的背后,凝结着几代气象人的艰苦付出和卓越努力,翟盘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我国气候诊断与预测方面专家,是我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主要专家之一。
8月的北京,天高云淡。记者走进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国气象局大院,采访气象专家翟盘茂。因为是周末,院子里很静,大片的绿色植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清爽。
在翟盘茂简单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走向世界的中国气象专家,同时也走进了他近30年的气象人生。
发现:以科研的视角对待工作
大气科学,一门包含气候学、天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和数值预报等多专业的学科,对于学生和科研人员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超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运算能力,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迈进这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佼佼者,而能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更是出类拔萃,独具一格。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学生,翟盘茂带着心中的那份气象“情结”踏上了气象研究的征途,从接触、认识到从事专业研究,对于气象,他付出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回忆起当初对气象专业的选择,翟盘茂坦言是受了诸葛亮的影响:“我从小非常崇拜《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观天象’、‘能掐会算’,好多场战争的成败都与天气密不可分,那时我就对天气的无穷变化充满了敬畏与好奇。”于是在高考那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翟盘茂毅然填报了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埋在心中的“气象梦”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更不乏优异聪颖的学生。进入学校后,翟盘茂倍感压力,每天晚上都会自习到很晚。在四年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不知道验算了多少遍复杂公式,背诵了多少英语单词,气象学里的科学奥妙让他沉醉不已,为了追赶那片风云,他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去。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国家气象局从事气候诊断分析工作。经过几年的磨砺,翟盘茂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应该再往深层次发展。于是,三年后,他又选择了回到母校读研充电。进入高端科研领域,才真正打开了翟盘茂的眼界和思路,他觉得“应该到发达国家看一看,与世界一流的学者进行交流切磋,做一些较深入较专业的研究。”
1993年,他被选派到美国海洋大气局全球气候实验室工作。在那个实验室里,他与世界一流的气象学者研究各类气象问题,在那个实验室里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的理论成果被发表在了世界一流的专业期刊杂志上,受到世界同行的关注。1994年底,国家气候中心成立,国家需要大量的气候研究专家。翟盘茂作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第一代建设者、我国气象领域的青年骨干,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对自己的召唤,于是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回国加入了国家气候中心,从此开始了20多年与气候预测的“较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学研究领域已从天气预报延伸到了气候预测,而气候预测就要考虑到来自海洋等气候系统内的强信号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是翟盘茂的专长,经过五年的研究,他主持建立了一套厄尔尼诺监测系统,能很好地捕捉来自海洋的强信号。他的这套系统被运用到了气候预测中,为我国的气候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参加的“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项目还在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探索: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灾难
从气候诊断专家、业务干部、国家干部、新闻发言人,到专门从事气象科研的学者,翟盘茂在不断的角色变换中体会着“气象业务与研究”的概念,感受着气象与百姓的联系。也正因如此,他才永葆着一颗追求科研新成果新发现的心。
在2004年到2010年间,翟盘茂就像是一根弹簧,无论经历怎样大的气象事件,他都能游刃有余,谁都看不透他这根“弹簧”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预报网络司司长,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这样的特殊身份,让他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承受了旁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汶川地震服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一系列重大气象预报服务……每一个大事件的背后都凝聚着翟盘茂辛苦的付出,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出席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奔赴灾区视察制定减灾措施,跟踪分析我国天气气候预测情况……他乘着风、追着云,闯荡在这片神秘的领域中,对气象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和追求。
而每当他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这些大事件,他都有着不一样的体会。他习惯从这些事件中汲取经验,思考着如何围绕重大气象灾害开展新的项目研究,如何更准确做预测,如何尽可能科学而周密地应对灾难。2008年这个多灾之年让翟盘茂压力巨大,先是汶川地震让他殚精竭虑,而之后发生的南方冰冻雪灾更让他毕生难忘。
2008年冬天的雪灾期间,他赶赴贵阳。一下飞机,就被满眼的白色震住了。“高压电线已被压垮,路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无法通行,成片的树林被压弯,树枝被折断,树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感觉整个世界都被冻住了,没有了生机!看着那些滞留在车站无法回家过年的百姓,我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翟盘茂回忆道。
贵阳市的气象局在一座小山坡上,他想上去看一看,但是由于冰冻,山路都结冰了,爬上一步就滑下来。于是,他和同事们就在脚底包上了一块毛巾,拽着上面放下的绳子,手脚并用地爬到了山顶。气象站门口的石碑上冻了一层厚厚的冰,一敲就是一大块掉下来,百叶箱也全被冻住了,没水没电,天寒地冻,许多设备都停止运行。那时的翟盘茂深深体会到了老天爷的威力。
在这样的天灾面前,百姓最想知道的是,这场冰雪还要持续多久?未来一两周内是否还会持续?但是这个问题,我国乃至世界气象科学家都无人能够回答,因为这项研究一直处于短期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之间的灰色地带,无人开展业务预报。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实际能力也仅限于五天,而1-2个月内的气候预测我国也有一定能力。但是,对于1-2周内的天气预报连基本的数学模型和预报理论方法都没有。
作为从事气象预测的一线人员,翟盘茂看到了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雪灾,以及今年南方夏季持续高温等天气等给我国的经济和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如果我们的预测能力能够再强一些,时效再长一些,我们就有可能较好地防御重大气象灾难的侵袭。”这样的一个问题在2008年之后一直困扰着他。
2010年,他退出机关工作,来到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付出全部精力开始了他不懈追求的“科研之路”。他到那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立即开展对那个一直困扰他的难题的研究——建立一套能针对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提前1-2周的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性天气现象明显,2008年冰冻灾害后,翟盘茂就一直在酝酿着这个课题,从哪方面切入?如何立项?找到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组织好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做好各方面策划预算……经过两年的筹备,这一课题终于在2012年立项,并申请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确立项目名称为“我国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翟盘茂就是这项课题的组织者和首席科学家,而该项目是世界性难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围绕持续性天气异常,建立预报理论和方法,推进一周到两周天气预报,尽早地避免气象灾害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造成的损失。
翟盘茂认为,人不应与大自然对抗,而是应该从自然中掌握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并谋求和谐共生,气象学家就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一群“求知者”,他们在这片浩渺的领域里,不断尝试着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着无限的潜能。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象发展起步较晚,相比于国外,我国的气象研究难度要大很多,现在的预报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从事了30年气象研究的翟盘茂,不断提醒自己:我们所做的事情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相连,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他既像麦田里的“守望者”,无论多苦,也要执着地守护着这片深爱的大地; 他又像是在风雨雷电中追逐“风筝”的人,为了心中的那份执念,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挂念:思乡情谊寄于壶
尽管漂泊在外多年,但翟盘茂对于故土的热爱之情始终不减,他为自己是宜兴人而自豪。
在采访中,翟盘茂特别提到,宜兴是著名的“教授之乡”,从这里走出过不少出色的气象学家。他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老家芳桥。那里有风景秀美的阳山荡,那里有古老的潮音寺,有三国孙权的传说。那里还是周处和周培源的故乡。翟盘茂非常崇敬我国科技界的巨匠宗师周培源。他说:“周培源的故事我从小就耳熟能详。同为科研工作者,我为自己是周老的同乡而感到骄傲。如今,沿着周老的足迹,我也离开了家乡,扎根在了北京。所处的时代不同,从事的领域也不同,但我想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份爱祖国、爱故乡的赤子情怀是一样的。”
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他的书橱里只有两样东西,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一把把形态各异的紫砂壶。他总是爱跟人聊起家乡的壶,他说:“我不仅爱紫砂壶的质和形,更爱它所反映的丰富文化内涵,因为这是只有宜兴才有的宝贝。”
一把茶壶、一室茗香,悠悠岁月、深深情怀……饮下的是茶,但品味的却是那份永远无法割舍的血浓之情。
来源: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