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周杏鹏永远不会忘记,三年困难时期,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油菜籽炒了,装在书包里让他带去上学,嘱咐他眼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时,嚼几颗又苦又涩的油菜籽。在他青春岁月里,读书的机会太宝贵了。这种经历,让他视学习为终生的修行。不仅如此,他作为教授,极为注重将学融于实践的教育理念,他带的学生手里有做不完的项目,不断有难题逼着他们成长。
他是一个不务虚名的人。技术简单、没有挑战性的项目,即使对方给的经费多,他不接;来自工程实际需要、有挑战性的高技术设计应用项目,即使给的钱不多,他也乐意接,甚至自筹经费开展技术攻关。不但如此,他还喜欢超指标完成任务。
每位学生都收过他午夜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是没人催,他能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更晚。
他今年62岁了,可他觉得自己要学的还很多,可以做的也很多,他说他还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陪伴读书时光的油菜籽
周杏鹏自小爱读书。一来,这是教授之乡宜兴人的秉性,二来这与其母亲刘凤宝的谆谆教诲有关。
1951年,周杏鹏出生于宜兴范道侍渎圩村。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是非常艰苦的。但他母亲克服了一切困难,把五个儿女都送进了学校。三年困难时期,周杏鹏因为长期饥饿、缺乏营养,经常头昏目眩。母亲坚决不让他缺课、迟到,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油菜籽炒了,装在书包里让他带去上学,嘱咐他眼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时,嚼几颗又苦又涩的油菜籽。
但在那个特殊年代,读书的机会,并不是你想读、努力读,就能得到的。
周杏鹏初中读的是宜兴湖头初级中学(现为市范道中学),他的成绩很好,老师批考卷,第一个批的总是他的,因为基本零错误,批完就当作范卷张贴在墙上。母亲早就准备好了他上高中寄宿用的被子、鞋子、脸盆。可是“文革”开始了,距离中考仅有6天,传来中考、高考取消的消息。这对周杏鹏的打击可想而知。
学校停课了,校长和教导主任天天被拉上大街批斗,他和几位密友晚上就翻过学校围墙,去教工宿舍看望老师,并安慰说:“你们教书育人没有错,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很快就会结束!”
两年后,部分高中招生,周杏鹏参加考试,结果榜上无名。他的成绩其实名列前茅,落榜理由竟然是——“他家兄弟姐妹5个已经有‘3个半(大姐、哥哥、二姐和小姐夫)’吃上了商品粮,就让他在家种田吧。”
此后不久,周杏鹏参军当了工程兵。在部队里,他始终坚持学习,是连队有名的文化人。1973年,他作为全营唯一人选被推荐去高校学习,在最后关头,又因年龄偏大被刷了下来。
周杏鹏就像个蒸不烂、煮不熟的一粒铜豌豆。1974年退伍回乡的周杏鹏,又向大学发起冲刺。他离开学校已整整8年,且只上过初中,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周杏鹏,可他还是考得最好。原来,他早就暗暗自学了全部高中课程。
1974年秋,周杏鹏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南京工学院(即现在的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
进大学时,周杏鹏还是基础最差的那个,他唯有加倍努力。无论严寒酷暑,他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晚上“加班”自修,一天不落。一年后,他被推选为学习委员。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只要问周杏鹏,他都能解答。同学们还给周杏鹏起了个外号:“超级大国”。
大学是技术的前沿,周杏鹏毕业后选择了留校。1979年,南京工学院开始招考研究生,周杏鹏成了当年南工录取的48位研究生之一。1982年,他顺利成为南工首批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此后,他再次选择了留校。但是,他的学习并未止步。周杏鹏说,自动控制专业讲究机电仪相结合,可他上学时机械类课程居多,而今却是“电”和“仪”分量更重,有时甚至达100%。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技术潮流,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周杏鹏有个“两个10%”理论:通常,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其日常工作只能用到自己已学知识的10%左右;而面对新任务时,该任务所需的知识通常你头脑中也只储备了10%。其他的都靠以后的学习来补充。所以,学习是终生的。
用“高性价比”方式带学生
周杏鹏做什么事都肯动脑子,是非常注重效率的人。干活,他主张苦干、实干加巧干,追求单位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小时候,因为家贫,周杏鹏经常到田间钓黄鳝来改善伙食,下钩子的环境、水位、时间都要经过比较、“计算”,所以他一钓一个准;当兵时打炮眼,他研究出了最佳打炮眼方案,别人两个人干的活,他一个人就能干;别人干完一身泥,他干完身上几乎见不到一个泥点。
他认为:“做学问、做学问,学问是要‘做’的。”而结合项目,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了。高校教授带研究生普遍以学生自学书本知识为主,真正参与高技术含量的实际工程研发项目的很少。他的研究生往往在研一时,就有机会独立承担简单项目;较复杂的项目,通常由一名研二同学主持、再带1-2名研一学生及1-2名大四保研生,组成一个项目组。周杏鹏只做整体规划,具体设计、研制、安装调试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学生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时再指导。他培养的研究生到毕业时,往往已独立完成了两三项实际研发项目。他的一位学生开玩笑说:“老师挺‘坏心眼’的。他让我们手里总有项目在做,项目里永远有难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只能不断学习。”很多学生节假日都不愿、也不敢休息。
也因此,周杏鹏教授直接指导博士、硕士生已近百人,没有一个学生毕业时不是手里都握着一大把的offer(录用通知书)。周杏鹏得意地说:“我的学生,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两年半时间是他们一生学习生涯中‘性价比’最高的两年半。”
纵观周杏鹏承接的项目,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工业、农业、民生的都有。在东南大学,周杏鹏大概是承接项目数量最多的人之一;但对技术简单、没有挑战性的项目,即使对方给的经费多,他不接;来自工程实际需要、有挑战性的高技术设计应用项目,即使给的钱不多,他也乐意接,甚至自筹经费开展技术攻关。不但如此,他还喜欢超指标完成任务,创造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他在2008年主持承担了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太湖攻关)科技项目——(太湖水质)水质在线检测与适应深度处理新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装备,合作和应用单位苏州自来水公司花巨资从德国引进了一台臭氧制备机,可实际使用的时候常常跳机(频繁启、停)。德国专家来了几批,硬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涉及知识产权,不能拆机器,不能改机器,甚至连个详细的说明书都没有,可周杏鹏指导博士生王冬生连续在现场跟踪研究了五个月,终于搞清楚原来是臭氧流量过低导致设备无法识别,给臭氧流量添加一个虚拟值,就彻底解决了跳机缺陷,挽回了至少1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采暖,本来是按建筑面积收费,而不是按照实际采暖收费,导致浪费严重。在这个背景下,周杏鹏承接了“新颖智控超声波热能表及其信息管理系统”这一项目。项目委托公司只要求做个热能表,能计算用了多少热能就行,但他却主动研发出可用手机短信遥控供热阀门的技术。用户要是出门忘了关供热系统,一条短信就能解决问题,下班前一条短信打开供热阀门,回到家,家中已温暖如春。如今,该产品已成为委托公司的当家产品,原本三十多个员工的小公司,如今在江苏南通、河北唐山、河北迁安已建立了年产均达20万台超声波热能表的子公司……
“研究生儿子”的“痴老爸”
节约,是周杏鹏从小养成的品质。刚留校工作那会,当时还是他女朋友的妻子李津来宁探访,晚上住在周杏鹏表哥家里。周杏鹏下班后去看她,从鸡鸣寺到丁家桥,坐公交只要5分钱,但他从来都是走着去,一走就是个把小时。如今,他出门还是以走路和乘公交居多。有时出差,行李、资料等加起来能有一二十斤,李津就劝他,这么大把年纪了,打的吧,也不过十几元钱,但他还是悄悄乘公交车。
自己节省到如此地步,但在学生身上,周杏鹏特别舍得花钱:学生设计画出电子线路图,如果制成实物,印刷线路板以及线路板上的芯片,一块板成本通常数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很多教授为了节约成本,对着图纸进行点评、指导。而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出钱,还一做就是三块,一块对照,一块修改,一块备用;改进后再制板都不需请示批准。最多时,一名硕士生先后制了六稿。学生毕业,抽屉里作废的印刷线路板能堆满一两抽屉。
只要有3天以上的假期或者特别喜庆的时刻,周杏鹏就自掏腰包,请学生聚会,一聚会就是3桌。他还出钱请学生春游。2010年世博会,他带着20多名学生在上海呆了两天。回到家,他笑嘻嘻地跟妻子“抱怨”:“那些‘兔崽子’,花了我两万多呢!”这些集体活动也着实拉近了大伙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形成了守望相助的技术团队。周杏鹏所有在读和已毕业的研究生有个QQ群,谁要是遇到难题,几十个师兄弟、师姐妹都会热忱提供帮助。
李津常开玩笑,那些都是周杏鹏的“研究生儿子”,而他就是个“痴老爸”:“每天回家,他就跟我讲,谁谁谁在做什么项目,谁谁谁擅长什么,谁谁谁喜欢什么,弄得我虽没见过他们,到毕业聚餐时,我都能猜得出谁是谁了。”
学生或是完成了项目,或是找到了工作,或是得到了提拔……周杏鹏比谁都高兴。学生没干劲,设计没进展……周杏鹏比谁都急。几千元的试验设备烧毁了,他说这是“交学费”,设计遇到瓶颈,几个月迟迟没有进展,他也不生气。但你要以为他不会发火,那你就错了。几年前,他让一位学生到无锡某公司买仪器,可到了晚上,学生都没有“回头小报”,连电话也不接。到晚上十一点多,周杏鹏把电话打到了学生宿舍,才知道学生下午就回了,现在在外面玩呢!那回,周杏鹏狠狠地发了顿火:“你是我学生,我就要对你负责。你出差在外,人是不是安全?仪器买到没有?是否合适?你都不告诉我,我会不会担心?以后,你在工作中也这样,上司会怎么想?这是组织纪律性的大问题,你必须写份检讨。”几年后,那位学生告诉周杏鹏,特别感谢周教授的批评,自那回后,他就改正了以往自由散漫的态度,所以职场表现比别人出色,在同期中也最早得到了提拔。
每位学生都收过他午夜发来的电子邮件。研一学生严潇然说:“我怀疑老师,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全年无休!”这句话也得到了李津的证实:“吃完晚饭,他就进了小书房,要是没人催,他能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更晚。”
呆在书房干什么?申请项目,写教案,审阅论文,回学生邮件……总之,都是为了学生。连过年,周杏鹏都没有过空闲日子。因为快到学生毕业答辩的时刻了,他得认真审阅、修改学生发给他的学位论文初稿,筹划下一届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准备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
“老师走路特别快,看起来特青春、特有活力。你看他都60多岁了,我们走路都追不上他。”学生严潇然说。而周杏鹏觉得,自己虽然62岁了,但还有使不完的劲,还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物档案】
周杏鹏,东南大学教授(国家2级)、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负责人。长期担任东南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所长,工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办、科技部、教育部评审专家,江苏省、重庆市、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等。
多年来,承担和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教学奖8项,获国家批准授权发明专利18项、公告发明专利15项。主编出版“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三部,是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检测技术)负责人、首席教授。发表核心科技论文50余篇。
来源: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