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壶一定在你坚持的路上….

很喜欢一句话,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坚持在如今的社会中,是尤为可贵的一种品质。无论是在生活工作中,亦或是在制壶道路上。

“紫砂百家”始终认为制壶需要追求卓越,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的精神,最好的壶一定在你坚持的路上。

当下紫砂市场,用技术代替艺术,用机器代替手工,用共性代替个性,用数量代替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作品机器生产加工,使产品越来越冰冷。具有文化内涵的生产被边缘化了,使得“纯手工制壶”似乎给人以感觉没有了市场。

中国是一个很精致的国家,我们现在提“工匠精神”,实际是要回归到精致文化的本来面目,回归到它的文化本体。对于传统紫砂的内涵,包括了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等重要特征。

从紫砂壶的制作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把生产者个人的创造性、个人的审美、个人的情趣、个人的技艺、个人对产品的理解,淹没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中。

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展,紫砂的工艺品质、个性内涵、性价比成为关注的重点,只有品质过硬、个性突出、性价比好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占领市场。但是这就需要制壶艺人们的长期“坚持”。

从入门重复着日复一日的拍打泥条,拍身筒这些看似简单却最为基本的工序,到重复的修型,做嘴把….中间的每一步,需要付出的也不仅仅是时间这么简单。

一把“坚持”下来的手工紫砂壶,代表的也是紫砂匠人的一种操守。中国手工艺行业有着非常多的道德规矩。例如紫砂,从紫砂矿料的采集、筛选、处理,到到入行事艺,到工艺制作,以至到出品销售,手工艺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行业传统中都有大量操守上的原则性讲究。

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工匠总是强调安分守己,强调以诚相待,强调尽善尽美……这些操守非常可贵。我们会读到历史上手工艺行业的很多故事,先人们在操守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行为表率。所以一把好壶,是需要建立上艺人“坚持”的基础上的。

曾经读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过六旬的鸟笼编制艺人,他对记者说的这样一段话记忆由新”我带过三个徒弟,劈竹、打磨、拉直、打孔……纯手工鸟笼主要靠编,全是手艺活儿,常常往作坊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到最后一个也没坚持下来,我很害怕我的手艺就这样失传下去…咱也不懂啥叫匠人精神,坚持了40多年,除了喜欢,就是为了传承”。

中国人以“天工”把握世界万物的一种基本认识;包含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工艺”神圣性的执着坚守。所以中国古人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

无论是以后机械化越来越普及,或是社会的需求愈发愈为简单,不可否认的是一样“坚持”下来的手工艺作品亦会更有价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怀匠心,践匠行,做好壶,像匠人一样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地行动做事,最好的壶一定在你坚持的路上,在此也向那些“坚持”的紫砂艺人们致敬。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百家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