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又称五色土,但这并不指紫砂只有5种颜色。
紫砂颜色变化多端,即使是同种泥料,不同的矿源与窑温都能烧制出不同的颜色。
五色土的原意,是指白、青、黑、红、黄五色土壤,这五色又对应中国“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五行”又可以代指天地万物。
壶的颜色如此变化多端,用一个指代天地诸般的词语形容,自然再合适不过。
明末清初 白泥菊瓣壶
很多对紫砂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紫砂的矿料中主要就是紫泥、段泥、红泥、绿泥等等,而少有人知的是,还有一种“白泥”。
即使是资深壶友,可能也没有听说过白泥紫砂壶,或者即使听过也没有见过。
什么是白泥
白泥属单纯的粉砂质铝土质粘土岩,是以矿料颜色而命名。
主要产于丁蜀镇大潮山、白泥山和南山一带,黄龙山等地也有少量产出,多用于制瓦罐,而少用制壶。
矿料外观呈淡青白、灰白色致密块状,较软易碎,含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碎片。
黄龙山白泥原矿
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一般,成型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80~1200℃左右,收缩率3.5%左右。
白泥玉兰杯
烧成后呈白色调,胎质比较坚结,表面平整光润,经一定的高温呈淡青白色调。
白泥壶,在清代的某一时期曾经非常流行,申锡,邓奎等名家爱用此料,由此现存不少白泥壶历史名作。
杨彭年白泥对碗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一些功能上原因和审美上的变化,白泥渐渐淡出紫砂舞台,而作为实用器的主要用料,比如药罐,砂锅等生活中常见的器皿。
息如 白泥梨式
现在市面上已经极少见到白泥紫砂壶了,多见于假本山绿泥和假朱泥的调配,其作用是可降低窑烧温度和减少成品变形率。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