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学精选:南 岳

南岳寺

20世纪后的每个春天,我几乎总要到达这里,完成与大山的默契。不为观山赏景,也不为逸志闲情。孤独地静静地一个人在山道上走走停停,听风的絮语,追风的足步,和它一起到一个遥远的故事里去。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风肯定也是那么和畅,阳光也是那么灿烂,那个人和他身旁的一群人可能也是沿着这条原本没有那么宽阔平坦的大道向上走去,走着走着,风景就从足底游到脑海了,到了山巅,满脑子的风景盛不下了,就情不自禁地从五官中的其中一官放射出来:“此亦南岳,何必去衡山。”这一说非同小可,当即置酒亭会,又立马把湘江口的铜官镇移至南岳。这个人就是那么牛,可以呼风,也可以唤雨,因为他是当代的国君秦始皇。

后来,他老人家可能还做了好多让宜兴人民高兴的事。我想,他会拨出银两,建造规模相当的寺院,会让这块禅封的风水宝地繁盛丰来,会让自己留下千古美名的传说。但是,文人只在《南朝四百八十寺记略》以及《始皇帝巡幸图录》中作了些许的记载,只此上集,没了下文。想来这是很可惜很遗憾的事。

我足下的那块山岩四周长满了青苔,绿得像现代的喷塑,这是一块很有灵性的石头,所以会有生命及生命的攀附。我想,按照方位及环境来说,应该是秦始皇他老人家站过或者作用过的,这里可以放眼四方极目远天,可以表达心志豪情,可以豪情壮语而不自惭,可以一览众山小尽展帝王襟怀,好风景就这么会调节人制造人的情绪,就这么会高昂人的斗志勇往直前。这一晚这一路,始皇帝自然会很亢奋的,我这样揣摩的根据是因为他老人家隔年的失意。那年,他南巡衡岳,在湘江口铜官镇遇风,所乘楼船几近倾覆,盛怒而归。在他看来,可能是那个地方和他过不去,他绝对不会去揣测老天和季节的意思,因为他是天子,是龙的化身,所以就会龙颜大怒,就会迁怒于那些俯首帖耳的臣子的无知无能。最倒霉的可能会是当地的小官吏,因此也就断了他的俸禄解甲归田,当然这仅是我的戏言。

这是公元前220年前的事。476年之后,三国吴主孙皓又封禅南岳。我猜测也许是文字的传承上出了问题或者是他不屑于秦始皇的威严,才作出了这么个决定。第二次封禅不会是君主的孤陋寡闻所致,也许极大的原因是南岳这块地方确实是条龙脉,是块风水宝地。孙皓到没到过南岳无从查考,只是宋代诗人赵彦卫在其所著《云麓温妙》一书中有此记载:“常州之宜兴产茶,云以吴皓时(三国吴主孙皓封禅南岳)得名。”是否喝了上好的宜兴茶来了兴致而发了雅兴出此赐封呢,我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倒是希望有详实的哪怕是只言片字记载吴主关于南岳的资料,可惜无从查考。孙皓甚为吴主应该是严明的,对于宜兴也有别样的感情。他在位时,宜兴曾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址应该是现在的张渚,那次地震使善卷洞后洞“洞裂数丈”,并有“白龙腾骧而出”,山巅突现一块巨石。孙皓得知后认为这是天之大祥瑞之兆,题巨石“吴自立”,意为吴国自立之意,并题迄今为文物保护的“国山碑”以志纪念。宜兴给一代天子带来了吉祥之兆,君主自有感激情怀,据此,封禅南岳也许会有千丝万缕中的那么一丝一缕的联系,某种联系意会后来就成为了内涵,一直至今。

南岳的山峰是秃实的,如铜官之帽。无江南群山之妩媚却敦实雄浑如男子汉,虽无奇峰却百看不厌,是一种让人看了还想看永远看不透的景,是一种长者智勇者的景色。始皇帝来了,孙皓没来也是个遗憾,如果到此一游,那种灵气,帝王之气或许会更盛些。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因为我是本土人而如此张扬。

从山道下来路口的坡上,居然有着一个不足盈丈的清潭,名声很大。水质甜润,冬温夏凉,掬一捧就可以永远记住它。因为它的简陋,更无现代人可以小憩品茶的设施而被人们忽视。这个潭确切地应该说是池,洗肠池。听起来不是大雅,因此浅薄的意义上会对一泓清泉产生误会,其实完全不必。你坐对池水,久而久之会想起一名老僧,听到一个故事,还有与他相关的伏虎亭,原址原貌,唐代至今,是何等的品质?

那位老僧应该叫稠锡,原名法宴,浙江桐庐人。唐代开元年间来到了这里筑庵念佛。那里的寺庙绝对不会有如今这么热闹,当和尚是必须具备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会入定的。稠锡没有那种精神。一日深夜,忽然听到了婴儿啼哭的声音,这就勾起了他还俗的念头。他掀开庵前权作门卫之用的桐木,将衣钵禅杖藏列于草丛之中,乘着夜色下了山。很简单,“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稠锡成了家,生了两个儿子。忽然有一日妻子对他说:“吾俩姻缘至今尽矣!”说完飘然而去了,稠锡就经历了这么个过程戏做完了,戏台也就拆了,这么各奔东西去。稠锡只能回寺庙去干他的老本行。众僧当然不会就这么接纳他,佛门重地,不是你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菜园子。再说,你一个当家人如今说来是一方之长,这个榜样当不得。正欲交涉之时,忽有两只吊睛白额虎腾空而来,僧徒惊慌,此乃神助他也,故皆跪地迎请,仍拜为师。稠锡可能就在此一瞬间悟到了什么真谛,为表虔诚之心,剖腹取肠在池中洗涤,这个池的名字就这么来了。

后来这个榜样肯定是起到力量作用的。香火在这个时代旺盛起来,道场也做得很大。可见人只要发扬了真善美的一面,光辉是必然的。

我到南岳的另一个情怀是常去那里的寺庙走走。很少烧香拜佛,只是体验一种文化,这种让人心静的传统很深厚的文化。在古老的银杏树下听听梵音,到清冽的洗肠池洗洗脸面,闻着袅袅飘移的檀香,看看那些善男信女的虔诚,这又是一个世界。不需要尔虞我诈你倾我轧,把心门打开,吐出不悦,还你的是洁身自好善有善报的因果之说。

我与寺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工作紧张之后,到寺庙小住几日,听听梵音,吃吃素斋,和僧人们聊聊天,那种时刻如释重负,心情格外轻松。山道上自由自在地走走看看,奇花异草,翠竹青松,满山坡溢发的清香气,小鸟儿欢快地鸣叫着,蝴蝶在风中舞蹈,蜻蜓摇着红色的尾巴点嵌着树枝,这一切的一切,唤起心中对大自然的挚爱,产生一种大有大无的感觉。

我因此每年春天一定要到南岳来,这是我和春天的约会,和南岳的约会,和那位老人的约会。我因此而思考过:是南岳的钟灵毓秀吸引感动了这位老人,还是老人的帝王神采感化了南岳的灵秀?也许两者皆是,相得益彰。

清代有位名汤溶的诗人留下这样的诗句:

伏虎留名境,呼朋挥胜来。

山围行径绝,峰转寺门开。

古树根蟠石,穹碑字蚀苔。

娑罗高百仞,空翠拂云隈。

这样的意境可以想象是多么美的。这是清代,再往前推的明、元、宋、唐及至他老人家秦始皇那个朝代呢,任你怎么想都会是真的,都是会实现的,因为感动就是想象的升华,连皇帝都感动了,他见过的世面应该是天下无双,我们这些草民怎会无动于衷呢?

我就这样在一条山道上来来去去,一个人,静静地走进一种氛围,一个圣洁的伟大的境地。与大自然心有灵犀。一条小小的山道,走过伟大,走过平凡,走过悲欢离合,走过阴晴圆缺。也走出了伟大,走出了平庸,走出了喜怒哀乐,走出了憎爱善美。而山林呢?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周而复始,翠翠黄黄,这样的重复又说明了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切就是这样。所以,应该记住南岳。年代越久,它的意义就越发深远流长。( 梅南频 氿光文学)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