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夏,是她最爱喝的清咖,清透的浅褐色质感,搭配着玻璃瓶牛奶和一束小花,远远飘来淡淡深厚的香气。
想起她,也是看到了五月的明媚初夏,天光湛蓝,玫瑰绽放,亦或是感觉到有一阵阵温柔的水,缓缓涌来将我包围。她是我儿时启蒙的美术老师,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马圆圆。
其实我从小就特别害怕老师,这大概源于幼儿园时碰上一个极其凶狠的班主任,夺过我手中的头花狠狠甩一旁、逼着我吃难以下咽的丸子汤,诸如此类,在我幼小的内心留下了深灰色的阴影,所以我念书时面对老师从来都是战战兢兢、不敢多言一句,更不可能成为朋友了。而她,竟成了我亦师亦友亦如母般神奇的人儿。
从小长在城里的独生子女,没有乡村田野撒欢、没有很多兄弟姐妹,就只能在家里对着一堆画纸和书籍发呆。一个吃剩的八宝粥罐子作笔筒,插着各类粗细毛笔,还有一盘五颜六色水渍斑斑的画盒,就是我儿时最好的伙伴,画了一本又一本卡通人物,再剪下来贴得家里到处都是,自娱自乐的感觉还不错。圆圆那时在小学教美术,我是学校“兴趣班比赛组”的一员,木讷的我似乎和她话也不多,只记得她总是齐耳的波波短发,剪得一溜直的平刘海,架着一副咖啡色框架眼镜,笑起来嘴角微微上扬,淡然又有气韵。有时候我爸去接我,咕哝着放学了还要画到这么晚,她也还是,淡淡地笑着。
关于她教我画画的细节,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暑假里,她天天骑着一辆自行车载着我去当时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习画。那样明晃晃的大太阳、热辣辣的风啊,她穿着一袭白衣裙,像母亲般吃力地蹬着脚踏板、拼命地上着坡,小小的我坐在车后座,埋着脸吹着风躲在她的背影里。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她会给我买热狗吃,1.5元一根的热狗,在小卖部的小玻璃窗里烤得油光水滑,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对一个小孩来说真是天大的欢喜。
大概当时我比较笨,也只是开心地、呆呆地吃着热狗,连一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可是过了好多年,见识过很多人,想起那样的画面,心里有愈来愈多笨拙的感动,却也不知如何表达。
她很爱美,也很爱买衣服,这大概是艺术人的天性。所以,有时下课后,她的目光有所吸引,便会带我走进路边一家颇具设计感的服装店,拿起剪裁别致的裙装,对着镜子比划着。我就在一旁,痴痴地呆望着,似懂非懂地感受着女性的优雅美,那一列列飞扬着的、清一色的白裙,似乎在对穿着汗衫中裤的黄毛丫头说,快点长大。
后来,我真的长大了,快二十年的时光里,我也与圆圆失散了,彼此在彼此的生活圈子里,过着各自的人生。
但小城市神奇的是,即使过了很多年,会发现又回到曾经的原点。有一天,我突然有了圆圆的联系方式,但与她的见面,我仍然是忐忑的,那是一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也带有一点没有将画画坚持下去的惭愧,怕自己辜负了她的期望。
好在所有的担心和复杂的心情,在她依旧温暖如春风的笑容里释怀了。她还是那样气质不凡,留着当年清爽的短发,一身咖啡色棉麻套装,搭配芥末黄与橘绿的陶土项链。
“哎呀我都认不出你啦,长大变化太多啦!”她摘下干净的白手套,老友重逢般感慨时光。
我笑着点点头,又开始有点木讷和腼腆,只得递上菜单给她。这是一家她推荐的海鲜店,虽小却鲜活热闹,她之前说好,一定要带我来尝尝。
“这是浙江人开的店,食材很新鲜。烤小黄鱼必点,皮皮虾的黄特别多,海螺也很不错,牛肉炒饭是招牌,花蛤你也应该吃吧?”她给我点了一大串她心中的美味,而后又像个小孩般,嚷嚷着问服务员要黑啤。
嗯,海鲜配啤酒,鲜滴滴甜滋滋,忽而就有了夏天的感觉。
忘了是怎样开头的了,我俩絮絮叨叨将丢失的岁月填补起来。
“我有次一个人去北京旅行,在饭店里点了两条巨大又美味的臭鳜鱼,同桌的小情侣盯着我这鱼,觉得很臭但看我吃得很香,又馋得不行,然后我就让他们和我一起吃,反正我也吃不掉,结果他们连连说好吃。”
我听着,哈哈大笑。
“我现在还是像以前那样很爱买衣服呢,家里都快塞不下了,可还是不停地买买买。”
“儿子也很大了呢,上高中了,不过我在他面前也会撒娇,家里两个男子汉保护我。”
她不停地给我夹菜,不停地和我分享各种生活点滴,我开心地听着,听着就很足够。我俩倒不像是久别重逢的师生,而是久未见面、有着许多共同爱好的闺蜜。
一个间隙,我去柜台偷偷结了账,我总觉得,当年那个小女孩,现在长大了应该请老师吃一顿饭。被她发现后,不停嗔怪我,大概在她心里,我永远是个小孩,做事情不那么周全才符合未被社会浸透的我。可是笨拙的我,却也说不出什么,只能以请老师吃饭这样的简单方式,来表达藏在心里的感激。
我们毕竟还是有各自的生活、工作圈,几次见面后,联系也不那么频繁了。她有时也会带我去很有情调的咖啡馆,捎来一束柔粉的花儿,在瑰夏的香气中,给我推荐尼采的哲学书,告诉我人生处世就是一场哲学,总不能以绝对的眼光去看待万物。在我遭遇挫折、灰心丧气时,柔弱的她教会我要有勇气和力量去担当。
她的眼光开阔得像条繁星长河,常常能点亮愚笨的我。
有次,碰到她在买面包零食,买了两大份,说是要给儿子的好朋友带一份。“那小孩家庭情况有些复杂,没人照料,暑假里我就让他住到我家来,两个小孩一起照顾。而且诶,青春期的男孩子,如果没有人管教,好苗子也很容易长歪。”
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为人师的母亲胸怀吧。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和琐碎烦恼,一切的一切,她都能像水一样去包容,正如她的名字,圆圆,圆融柔和,但她又秉持着“圆缺”的观点,认为生活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圆,总有一块缺处。认清这点,能坦然许多。
偶有闲暇,看她写出了长卷长卷灵动秀美的书法和诗歌,和我一起种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儿,觉得在这混浊的世界里,有这样的女子一起结伴前行,真是一件很清新愉悦的事儿。(陆 诣 陶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