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是闻名海内外的手工陶土工艺品,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而在宜兴紫砂的发源地宜兴丁蜀镇,有一个专门制作紫砂壶的西望村,全村成立了紫砂合作社,共同传承着千百年来的古老手艺。在西望村,我们看到了紫砂手艺人的希望。
当汽车驱往西望村,让人惊艳的青山竹海逐渐离我们远去,变作了一排排朴素平矮的民宅。在历史上,西望村向来是贫苦之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这里既不靠着太湖、也不邻近山区,唯一能依靠的是上千亩贫瘠的农田。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民过惯了穷苦日子。
范家壶传承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告诉我们,西望村制作紫砂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自古就有为加工紫砂壶坯件的传统。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望村建起了紫砂工艺二厂的分厂,于是全村就有相当多的农户涉足紫砂工艺制作,使原本“守着金饭碗吃不饱肚皮”的村民有了一线生机。
“西望村有两百多年的紫砂制壶历史,全部从事紫砂的行业。对农村来说,有这样一份支柱的产业,对富裕一方的百姓,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可当我们走进西望村,却又渐渐发现了这里的不平凡之处,街头一家家的紫砂销售门店兴盛红火,而巷尾的民居里到处都能传出“啪嗒啪嗒”的打泥条声音,真是“家家捶泥,户户做坯”。如今,全村80%的农户都在从事紫砂茶壶制作,是地道的紫砂专业村。
在此基础之上,2009年,宜兴市首个“紫砂专业合作社”也在西望村诞生,改变了过去大家各自孤立的状态。范伟群:
“现在西望村成立了一个紫砂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作用,就是把各散户农户的作用能量集聚,我们合作社定期给从业人员做一个培训。然后在市场竞争方面,合作社和大家一起推广宣传,扩大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人过来。”
在西望村的非遗传承培训基地,我们看到了数十位年轻人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者制陶技艺,他们中有的是参加夏令营来感受紫砂之美的,也有专门在这里全职学艺的学徒。课堂上,年仅24岁的小范全神贯注的在为壶身塑形,他的作品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不错的销路。
“(记者:做紫砂你学了几年了?)学了将近三年,我跟一个老师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啊,都可以请教老师,让老师来帮你解答。周围的同学也都互相帮助的。”
新一代西望村紫砂艺人在合作中博采众家之长,相互探讨紫砂工艺,将紫砂工艺真正融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
然而,将众多的紫砂手艺人集聚在合作社中,是否会带来相互竞争的问题,合作社又是否会为手艺人提供销售渠道呢?西望村现在的村书记、优秀青年陶艺家范泽锋解释说,紫砂壶作为一种独特的陶土手工艺品,不同手艺人的作品从风格、品质上都各有特点,大家的客户“粉丝”群体不一样,所以不用担心竞争和销路问题。
“你如果帮他卖,卖不了。为什么呢,每个人设计的壶不一样,受众的客户群也不一样,每个人喜爱的都不一样。我们最重要的是,帮他们培训,把原来一些不好的工艺改正过来;把对造型理解不深的,让他们深刻起来;原来对泥料品质要求不高的,让它高起来。只要有好东西,不怕没市场。”
目前,全村有注册企业31家,2015年全村完成工业应税销售8.35亿元。在合作社的系统培训下,全村涌现了一批能创造名品精品的高中级紫砂专业人才,不仅做到了手艺的传承,更是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如今在西望村,我们看到了紫砂手艺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