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红”形容的都是同一种颜色,在紫砂中有红泥和朱泥,它们看起来都是红色的,也都以同一种颜色命名,有什么区别?
01、红泥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粘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
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
红泥原矿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
02、朱泥
总的来说,行内一般把朱泥分为三种: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
1、黄龙山朱泥是山顶黄石与紫砂矿间夹着一薄层油脂泥,烧成后朴质无光泽,呈橙红色。
黄龙山朱泥原矿及烧制试片
2、小煤窑所在地,盛产朱泥,产量最大,烧成后颜色娇艳亮丽。
小煤窑朱泥原矿及烧制试片
3、赵庄以出产红泥而著名,赵庄朱泥是烂黄石与红泥矿间的夹脂泥,其量亦少,烧成后色泽暗红。
赵庄朱泥原矿及其烧制试片
03、朱泥和红泥有什么区别?
1、最根本的区别是矿源和泥性。朱泥主要产于嫩泥矿中,红泥产于黄石夹层中。朱泥泥性较高,砂性较弱,红泥则相反,砂性重泥性弱。
2、两者的收缩比不同。普通红泥13%左右,而朱泥普遍高于红泥,有的甚至可达25%以上。
3、两者的色泽、质感不同。红泥:柔和温润,红中略带一点橙色。朱泥:朱红略泛橘光,鲜明细腻质感极佳。
4、两者的成型难度不同。红泥:成型工艺较易,大小壶型都可涉及。朱泥:泥性甚娇,成型难度大,大的壶型成品率低,小壶成形后则可爱灵动。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