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绍培:耕陶六十载,方圆见精神(四)——入学紫砂中学,文化和技艺并重

顾绍培

我小学是在东坡小学上的,这是蜀山地区唯一的一所小学。小学毕业后我上了初中补习班。

1958年是我人生一个新的开始。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办了紫砂陶瓷中学,简称紫砂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校址曾先后在蜀山东坡小学附近、厂里十间头厂房、蜀山潘家祠堂内。这年的5月份,经过考试我成了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文化知识学习和技术实践同时进行。一个星期3天文化课,3天实践操作课,这种形式对于当时迫切想继续升学的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宜兴紫砂陶瓷中学是厂办职业学校,从学习制陶技艺的角度说,这实际就是准学徒时期;从学习文化知识的角度说,是初中文化教育。我入学后开始接受潘春芳老师的启蒙指导,许多身怀绝艺的艺人也陆续到学校来给我们讲课,传经送宝。潘春芳老师长我9岁,1955年进厂随花货大师朱可心学艺,满师毕业后分配来校担任技艺培训老师,指导制壶技艺。历时半年多,后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本科,继而读研究生,1981年调到南京艺术学院,从事陶艺专业教学。

紫砂中学是厂办半工半读学校,实行致力于培养动脑动手、有文化知识的手工艺人的教育制度,这种学习形式,比单纯做3年徒工好很多,也比单纯在学校读课本知识强木少。以顾景舟(人称顾辅导)给我们授课为例,那些直接进场做徒工的,也没有我们有机会,能长时间、不间断地接受他的指教。至今我仍清楚记得,顾辅导给我们上技术辅导的第一堂课,是讲解制作工具的重要性。他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后说,要做好活,就要先做好工具,没有适当的工具就不能做好想做的活……这体现了他对制作工具的重视,也让我们印象深刻,知道了工具对于制作技艺的重要,成为我们从事紫砂创作的第一理念。

受到顾辅导重视制作工具的教育,从初学技术开始,制作工具成为我们的必修课,也是必须掌握的第一门技术。毕业之后,我进入生产班组从事实际生产,就把这个理念付诸实践,充分运用,在班组里推广,因此获得班组和车间同事、领导的好评,得到不同形式的表扬,初涉社会的我,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开创了我最初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1959年,我升到三年级时,只剩下9个学生,不能开班,即把我安排到厂里实习,分配在当时的冠军班,跟随鲍新源、王亚杰夫妇学习。 常做梅段、上梅段、梅扁、桃扁、松鼠葡萄、竹根等几个品种。这些品种制作比较费时间,在工厂难以完成,我就会把养在缸里的坯件带回家,每天做到深夜……这个阶段虽然不是人生的起点,但也是一个新的开端。

年轻时的认知总是浅的,看着复杂的事,往往做起来会有趣;看着简单的,做的时候未必真的简单,我们就是在这种境地里一天天体验和积累生活工作的经验。紫砂成就了我的人生,伴随着我从青葱少年到今天,经历了时代的巨大变化。回首往事,我依然对过去那些条件艰苦的日子心存感激,感激故去的那些人,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我们这拨半工、半读的学子中,如今不少人还坚守在紫砂行当里,包括潘持平、周尊严、周桂珍、张红华等人,因为受家庭的影响,我比较喜欢做壶,偏爱一些有趣的造型。紫砂的造型有曲有直,有点、线、面,才构成一个立体的壶,人也一样,命运曾给我的困苦和甘甜,都是一个人一生中应该去经历的。一帆风顺是幸福,但酸甜苦辣都尝过,才是对人生最好的解读。(顾绍培紫砂艺术馆)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