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祖岐 石晓良 强济人:谱写紫砂文化新篇章

方祖岐
方祖岐上将(中)和石晓良(左)、强济人(右)在一起切磋交流。

一位是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一位是自称为“三无”画家自主创业的退役中校军官石晓良,还有一位是优秀陶艺家强济人,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为了弘扬紫砂文化,三人和合而行,演绎了陶都精彩的紫砂文化故事。

方祖岐上将是从抗美援朝战火中冲杀出来的新一代儒将,在7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戎马倥偬之余,著书立说,吟诗作画,佳作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颇具文化传奇色彩的诗人和书画大家。石晓良由团职干部转业回乡,走自主创业之路,开设江南文化沙龙——八面来风堂,创立“两地窑”新文人陶,不遗余力传播紫砂文化,被誉为“民间文化大使”。强济人进入紫砂艺苑30余年,十分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历代陶艺家的制壶技艺,不断超越自我,技艺全面,手法多样,其作品在国内各类陶艺评比中摘得金奖。

因为弘扬紫砂文化,使三位不同经历的人走到了一起,并成为一段佳话。

儒将之风 诗人本色

从抗美援朝战火中走出来的新一代儒将方祖岐上将,华丽转身,成为具有浓厚文化传奇色彩的著名诗人和书画大家。他戎马倥偬,退休后潜心于文化艺术领域,创作了大量诗书画作品,涉及大江南北,直至欧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美丽的陶都宜兴扑入他宽广的视野,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在庆贺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他创作陶艺书画作品,给人美的享受。

方祖岐将军的作品富有诗意,不同凡响,来源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学养。他从士兵到将军,足迹遍及全国,无论是排山倒海的演兵场,还是激流滚滚的抢险地,都有他指挥若定的身影。火热的军营生活,壮丽的名山大川,美丽的田园风光,无一不是他极好的创作素材。他从写诗入手,先后创作了700余首诗歌,其中既有铿锵酣畅的韵律诗,也有激情豪放的新体诗,立意高远,豪放优美。尔后研习书法,遍临“二王”字帖、米芾行书、孙过庭王铎草书。由此推及绘画,山水画临学《芥子园画谱》及北宋、元代、晚清一些名家之作,在掌握传统书画笔法、墨法、水法和章法的基础上,将兵法和指挥艺术融入书画创作,以文武相通之道将诗书画相通相融,其创作的百米长卷《黄山图》意境高远,气势磅礴,使人震撼。

方祖岐书法
澹泊 方祖岐书法 强济人制作 石晓良陶刻

十多年前,方祖岐将军来到宜兴以后,就对美丽陶都情有独钟,喜爱上了紫砂艺术。当年是他部下的石晓良(笑阳)多次聆听他的教诲,并在他的启发之下,走上了文创之路。2009年,方将军在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首次举办“爱我中华——方祖岐将军诗书画展”。石晓良闻讯后,立即主动请缨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在紫砂壶纪念品的设计上,石晓良和将军的想法一拍即合,壶体上一面是将军书写的“和”字,一面是将军手绘的兰花。展览期间,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副主席赵长青,国学大师文怀沙等文化名人纷纷致贺,对赠送的宜兴紫砂壶爱不释手。石晓良为展览的成功举办出谋划策,给方将军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十年过去了,虽然石晓良和方将军时有接触和联系,但从未想过一起进行创作。面临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好时机,石晓良和好友强济人一合计想到了将军,十分希望能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题特邀方将军一起创作一批紫砂书画作品。他们一行一起赶到南京,拜访了方将军,说明了来意,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接待,得到方将军的慷然应允。会客室里,方将军谈兴浓厚,谈起诗歌创作,他从开掘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和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角度,认为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意境开掘无边无际”,并谦逊地认为自己“愈写愈觉得功力平庸”,要“捕捉意象,平中见奇,锤词炼句。”“既要讲格律,又不能拘泥于此”。言罢,又拿出了他新创作的个人书画作品集。一幅幅书画作品,构思精巧,色彩绚丽,气势雄浑,高扬爱国主义旋律,激荡着强烈的新时代精神。

在即将举办的紫砂书画作品展中,方将军奉献的作品,必将给宜兴人民带来精美的文化佳肴,并在陶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鼓舞人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朱 迅)

方祖岐

笔名重九,上将军衔,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第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诗人、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35年生于靖江,祖籍徽州;1951年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聘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解放军《红叶诗社》顾问、南京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档案馆名誉馆长、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顾问、南京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

著有《新时期军队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在隐蔽指挥战线上——一个机要工作者回忆抗美援朝战争》《一个老兵的乡愁》《方祖岐诗词选》《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爱我中华——方祖岐将军诗书画选》《方祖岐将军诗书画艺术评论选集》《古韵新风——方祖岐将军诗书画集》《诗韵影痕》《黄山图》(百米长卷)等。

坚守艺苑 紫玉生辉

紫砂艺术薪火相传,代不绝书,名家辈出。优秀陶艺家强济人,视一代大师顾景舟为人生和艺术之路的一盏明灯,从艺三十余年,苦心孤诣,孜孜以求,以高超的技艺和鲜明的个性在紫砂艺苑里熠熠生辉。

强济人生于宜兴,从小耳濡目染,喜爱紫砂。高中毕业以后,他圆了自己少年的梦想,考入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艺。最初启蒙于王福君老师,后就教于多位当代紫砂陶艺名师。他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再加上刻苦勤奋,较快地掌握了制壶要领,做出来的壶成为抢手货。然而,初入门道的他并不满足自己的手上功夫,他反复比照前辈们的精品力作,愈发感觉到自己的肤浅,认识到茶壶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饮茶器具,更是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具体表现在制壶技艺上,既要有严谨的创作工艺,恰当的造型比例,舒适的手感体验,更要有独特的艺术设计个性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品位和韵味,让玩家百看不厌,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他十分推崇顾景舟等一代紫砂艺术宗师,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价值连城,成为传世之作,来源于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

心 方祖岐绘画
不忘初心 方祖岐绘画 强济人制作 石晓良陶刻

强济人设计的“旭茂提梁壶”和“大彬提梁壶”来源于顾景舟的“提壁茶具”。“提壁茶具”套壶由顾景舟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共同设计,经顾景舟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成为紫砂经典。强济人经常对此壶端详思索,尔后加上自己的感悟,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设计出了韵味无穷的新作品。该壶身挺直,下坡渐缓收底,上坡肩部稍平,壶流从壶底自然延伸,从肩部两边而上的提梁,底部略显凹形,更显张力,壶把为扁平状,壶钮厚度略为增加,营造有弧度的空间。整体造型既有顾老神韵,又有个人独特风格。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强济人美名在外,在文化圈内交往了一批朋友,他走出陶都,扩大对外交流。在河南结识了一批书画家,深入交流后携手合作,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紫砂精品,深受市场欢迎。强济人善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为题材,以壶弘扬传统文化。龙是神话中的神奇动物,中华民族之图腾,其形象呈现于器皿,寄托了人的美好祝愿。强济人设计了“螭龙壶”“龙吟壶”“云龙壶”等一系列经典款式,壶面上的龙形或蟠曲或腾跃,精雕细刻,千姿百态。“鱼化龙壶”则受清代制壶巨匠邵大亨启发,壶面上饰以锦云浪丝,舒展流畅,生动和顺。采用浮雕手法配饰的图案与壶身浑然一体,出神入化,奇巧俏丽。

强济人注重传统,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他在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教益,创作出有新时代气息的佳作。围绕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他创作的“中华魂壶”,整体上取自青铜器造型,壶身束一腰带,刻上青铜丝样,以雄狮造型做壶钮,成为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象征,奔放豪迈,洒脱不羁。“高风亮节壶”造型端庄稳重,壶体本身犹如一节竹筒,体现竹的虚心和刚正不阿的品格。壶嘴、壶把及装饰的竹枝挺拔灵动,静中有动,器形高爽,奇趣轩昂,让人联想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强济人注重自己的人文学养,喜爱古典诗词,同时研习书法。得知方祖岐将军的文化追求的故事后,慕名赶到南京聆听教诲,并一起创作,把制壶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石 越)

强济人

1970年生于宜兴,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优秀传承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兼职教师。从小喜爱紫砂,高中毕业后考入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艺。启蒙于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福君,后受教于当代多位紫砂名师。经过三十余年探索磨练,制壶手法多样,技艺全面。制作的方壶简洁明快,有棱有角;花货形象逼真生动;光壶圆润流畅。2006年“梅竹双清壶”在无锡市政府举办的吴地风韵吴文化节大型展览上获金奖;2007年“踏雪寻梅壶”被无锡市博物院永久收藏;2011年“孔雀开屏壶”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016年“高风亮节壶”获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金奖。

演绎文人壶画传奇

笑阳,原名石晓良,是个老兵,有着独特的军人情结。他于1981年进入军营,考上军校,上过战场,成为名噪一时的“猫耳洞诗人”,养成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军人品格。

2001年,他从中校团级干部转业到故乡,面临着公务员和自主创业的选择。出于多年来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尽管白手起家,路途坎坷困难很多,但他义无反顾,一切从零开始,开启了全新的文创事业。他与当代新文人画的杰出代表人物朱新建结为知交,登门采访50余次,出版了30余万字的《大丰谈艺》一书,成为当年艺术类畅销书刊。他多次组织宜兴陶艺家到武夷山参加“海峡两岸茶博会”,举办“壶茶同誉”文化论坛,不遗余力地传播紫砂文化,被称为“民间文化大使”,许多高校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邀请他去授课讲学。安徽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等的演讲,回荡着他宏亮的声音。他积极构建大江南文化圈,打造“两地窑”新文人陶,以丰富的表现形态、独特的审美形式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陶瓷创作中独树一帜。

强济人
落花茶香 强济人制作 石晓良陶刻

笑阳在把文化企业搞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一头扎进了画画圈子。他厚积薄发,吸收了八大山人的意境和朱新建的笔法,潜心耕耘,坚持自己的方向和路子,流入自我的思想火花。其写意画天真纯朴,线条简洁,画面明快,中锋落笔,以形写神,以意取神,意随笔走。他用粗放的笔法把内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来。他追求一种意趣,不事雕琢,稚拙可爱,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的审美趣味,赋予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笑阳冲破艰难,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之路,成为一位极有特色的画陶艺术家。然而,他不忘初心,感恩部队里对他的悉心栽培,带动许多复员老兵走上创业之路。有一位老兵复员后自主创业,缺乏资金,笑阳鼎立支助,鼓起他信心,使他一步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笑阳于2012年发起成立宜兴“老兵紫砂部落”,为从事紫砂行业的退伍老兵搭建综合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十多年来,他先后组织和参加过慈善文化艺术拍卖30余场,将拍得的共计500余万元善款,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困难家庭和复转军人。

无论失败与成功,辛酸与欢乐,笑阳始终保持了在部队长期养成的永不言败的顽强斗志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忘不掉当年老首长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最近他和工艺美术师强济人协作,设计创作了以秦权、石瓢、汉铎、井栏等传统器形的紫砂壶,特邀方祖岐、钱国梁、雷鸣球等五位共和国上将在壶上书画铭文,呈奋进豪迈之势,彰显了老兵精忠报国、复兴中华和弘扬紫砂文化的赤诚情怀。

石晓良

笔名笑阳,艺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1963年4月初八生于宜兴城北巷头,1981年10月从戎,2001年12月军转自主择业。创八面来风堂、开“两地窑”文人陶,自封“堂主”“总窑主”。起步始于制陶,三言两语撰文,境由心生起笔,纯属好玩藏古。“教授”不过客座,“会长”来自民间,自称是无职称、无头衔、无门派的“三无”画家。常怀文化梦想,保持本来性情……现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等多所大专院校客座教授、专家委员会成员。(宜兴日报)

文章原标题:军地融合:谱写紫砂文化新篇章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