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背山在宜城和丁蜀之间,海拔49.5米,如登上铜官山顶,天朗气清之日,可见一条绿色长龙俯卧,似翠带将宜城、丁蜀两大镇相系。但龙背山在宜兴历代志书中并未有所记,它是宜兴民间对铜官山东麓一带连绵山岭的统称。据有关资料所载,这些山岭各有其名,如筱岭山、东山、龙潭山、沧浦山、梅林山、广福山、寿山等。在历代县志中,凡对山的介绍之篇,均不见“龙背山”之名称。仅有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有“下山”一条似与现时龙背山的地理位置相近:“下山,在县南五里,一名霞山,又名暇山,来自使岭,连亘龙潭、筱岭诸山,其下支垄甚多,类多名冢。”
又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载:“龙池山东出为阳岭,迤北为长龙山(俗名花鼓山)。”接下来的叙述似现龙背山一带的景象:“铜官山之东北为大岭、小岭(亦名筱岭,在县东南五里,有三坞,前后连互,贺方回墓在焉。生前自造石塔,刻所作铭立于墓旁。又有慕容彦逢及王琪墓)、悬岭、下山、上山、龙潭山、沧浦山(山巅旧有承云塔、蒋之奇墓在焉,山下之水,清波浩森,昔人谓其有沧之意)……梅林山(有梅林涧,源出广福诸山北,流人东氿,周葵墓在焉)、乌墅山(有乌墅寺在焉,俗称乌墅庵)。”综上所述,人们现时所称龙背山,一是周边有关于“龙”的山名(如龙头山、龙潭山);二是龙背山逶迤似龙之背脊,可以分段相识:从沧浦、龙潭一带起,向南延伸,先后为南中、旧阳、塘头、新村等;向东北延伸,则为乌墅山、寿山等,直至东氿南岸。其山势均是小山土岭,且植被丰盛,近水靠山,自古多有古塔、寺院、别墅建造。沧浦山上,唐乾元年间(758-760)僧荆溪尊者湛然曾在此建福庆庵,此庵几毁几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建有七级浮屠,称承云塔,清顺治九年(1652)重阳节失火又毁。现该塔遗址犹存。
广福山在沧浦东,唐著名诗人杜牧曾在此筑舍,称“牧之水榭”,遭兵毁。宋绍兴年间(1131-1162)僧宗贤于此建广福寺。龙背山虽不高,却是“有龙则灵”的风水宝地,故历史上多有名人将其作为身后安息之地。如蒋之奇、周葵、慕容彦逢等名人都是宋代进士,当年均为朝廷栋梁之才,以文章道德著称,年暮时皆退隐家乡,殁后择龙背山宝地安葬。此外,宋代参知政事胡松年、明代宰相徐溥的墓葬,也在龙背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东氿之滨的梅林、瑞云山一带。同时,龙背山又是宜兴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
就分布而言,宜兴山区多在南部,铜官山是离宜城最近的高山。它的山势并不是突兀孤立的,而是山山相连,向东次递而下,至川埠查林、梅林一带,有龙头山、筱岭、东山等,而龙头山、筱岭一带,向东延伸便是大家俗称的龙背山,所以如果要将整体“龙身”相连来看,则从铜官山麓的龙头山直下筱岭到龙潭山,再到东氿边的沧浦山、乌墅山,似乎可以形成“龙”的形体。
龙背山一带植被繁茂,且局部有陶土可挖,在蠡庄渡村西曾有古人开挖陶土的“黄泥塘”。在龙背山的桑场附近,曾有南京博物院的考古窑址“川埠石码头东汉窑址”。据传,现桑均村旧称“石码头”,山区、圩区的货物在此集散,多用船运。就村上遗留的石砌船码头来看,也许此言不谬。“石码头窑”为立窑,先民们在此烧窑,当时已达到烧制釉陶的水准。
新中国成立后,龙背山区有过一系列的变迁。就交通来讲,先是将宁杭公路进行了拓展,在川埠一带将“龙头”“龙背”分割两边。1994年6月,为了使新规划的同为宜兴市区的宜城、丁蜀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又开辟了城区公路陶都路,基本上是沿着龙背山的“龙背”行走。就经济、市政建设而言,旧时龙背山一带均为纯农业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仅在川埠公社域内办有少量社队企业。筱岭一带曾办过县畜牧场和麻疯病医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容,龙背山区靠近宜兴城区、丁蜀镇区的地带,沿陶都路两侧多已开发成连片商住用房,有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进驻生产经营。更值得一提的是,东山一带新建的市政府大院矗然在目;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场馆成为人们瞻仰的圣地;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宜兴开放大学等相继在此建成,使这一地区成为宜兴名副其实的政治文化中心,从而改变了龙背山“寂静的山村”的本来面貌。从自然风光而言,在宜城南郊被龙背山大片森林植被覆盖的绿色地带,已辟为宜兴市龙背山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总面积5.5平方千米,内建有汉唐风格的文峰塔,以及宜兴历史名人馆、科技馆、文学艺术馆等,是人们参观、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成为人见人爱的城市绿色“氧吧”。
龙背山是大自然赐给宜兴人民的“活龙地”,她为阳羡大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给我们的明天带来更加瑰丽多姿的亮色。(朱培华 宜兴旅游园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