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之前,市场上非常流行一款叫做桃花泥的泥料,号称“超强透气性”,有“雾气蒸腾”、“珍珠罩衫”、“倒水立干”三大奇观。
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奇观”,即:开水倒了就雾气,壶身挂水,倒完水后壶身水蒸发快。
这其实与所谓的超强透气性无关,只要你的水温够高,基本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所以这种所谓桃花泥其实是噱头罢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桃花泥,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其实大家如果留意过老壶的话,会发现古人对于泥料的介绍都是以烧成颜色来的,有冷金黄、海棠红等,桃花泥实际上是对偏浅红泥料的称呼,也有说此种为稀有泥料,在乾隆后失传,我们不妨来看看清代一些有记载的桃花泥紫砂壶。
杨履乾桃花泥堆绘方壶
此为清代泥绘大家杨履乾所制,壶身底料即为桃花泥,有称古渡桃花泥,壶身近正方形,高颈,溜肩,飞把,方流飘逸坚挺,方形隆起台形盖,钮为四方宝珠形,底部略成四足式托起整壶,使壶凌空,打破方器的沉重感。
壶身用泥堆绘亭台山水楼阁图,笔意娴熟流畅,转折处又或略显收敛,将直线与弧线巧妙的结合,又令整器透出灵秀动感之气。
逸公桃花泥笔洗
此笔洗作者为清早期制壶名家惠逸公,与惠孟臣并称二惠,笔洗的泥料记载即是桃花泥,
笔洗平口,浅腹,口较底大,下承三兽面蹄足,底有“逸公”款。
洗壁外壁刻突起八卦纹饰,造型端庄,线条匀称,纹样清新自然,韵味十足,蹄足兽面敦实可爱。
清早期 桃花泥钵
这件钵记载同样为桃花泥胎,泥色红润光泽。此钵造型敛口,平底,通体光素无矫饰。
此钵制作考究,规制精美,在清代是皇家专属要求定制的器形,可一窥当时的皇家品味。
清 桃花泥潘壶
此件为高潘壶,是清代潘仕成专属定制的茗壶品类,这类壶在壶底无落款,而在盖口沿会落有潘字款。
潘式壶身似梨,饱满圆润,气格疏朗,温润秀雅,泥料记载同样是桃花泥。
桃花泥四方佛塔壶
此壶由邓奎监制,邓奎,字符生,是瞿子冶的好友,帮瞿监制烧制许多紫砂器,监造期间,亦有自行撰铭订制者,书法精妙,铭语工切。
在邓奎监制的各类器物中,佛塔壶最为著名,而这件正是四方佛塔壶,并且所载泥料同样是桃花泥,可与上几件比较不同。
此外,桃花泥此泥料亦多见与清代花盆所用。
桃花泥菱花口盆
此件菱花口盆,器型承袭明代遗风,菱花铜镜形口沿,足端起线,倭角线明快有力。泥料为记载桃花泥,颗粒清晰。
花盆敞口,斜弧腹,圈足外撇,造型取菱花造型,线条流畅挺拔,泥质粗犷,十分古朴。
桃花泥四方盆
此泥料记载同样为桃花泥。
清代以后关于桃花泥的作品几乎绝迹,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类似于清水泥、乌泥,为紫泥系的典型泥料,并没有所谓超强透气性。
希望壶友们下次再看到,打着桃花泥招牌的紫砂壶,各位可以理性思考,感谢关注!(紫砂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