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午敏
采访记者:宜兴日报社杜坤强
访谈时间:2019年4月18日
访谈地点:中国陶都陶瓷城陈午敏紫砂壶艺术工作室
记者:大凡喜爱紫砂的人,都知道吴云根这个名字,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的“七大老艺人”之一。吴云根是你的外曾祖父,用宜兴人的称呼即太舅公。作为他老人家的一位传人,你认为他留给你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陈午敏:在我看来,他老人家留给我最大的财富是精神财富。外曾祖父吴云根于1969年去世,那年我7岁。虽然外曾祖父在世时我还小,但他留在我脑子里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坐在泥凳旁全神贯注做壶的样子。可以说,从我懂事开始,我耳朵里听得最多的就是母亲、外婆、外曾祖父拍打泥片的声音。外曾祖父作为“七大老艺人”之一,是我小时候的骄傲,更是我长大后从事紫砂的骄傲。在我眼里,外曾祖父既是我一位尊敬的长辈,又是我从事紫砂艺术的一个榜样。
记者:对于你来说,外曾祖父吴云根就像是一个紫砂艺术宝库,你取之不尽,学之不完。多年来,你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你是如何理解传承与创新这一关系的呢?
陈午敏:因为有家传壶艺,我比别人更需要做好传承与创新这篇文章。的确,我有取之不尽、学之不完的家传壶艺。外曾祖父吴云根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大老艺人”之一,自成一派,不仅具有鲜明的壶艺风格,而且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制壶经验。面对外曾祖父留下的这一宝贵“财富”,我必须好好地挖掘、研究、传承,真正将他的壶艺精髓传承下去。但是,传承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套,更不能墨守成规,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都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创新。因此,多年来,我把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做到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传承。
记者:大家都说创新难,其实传承也不容易。就你而言,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
陈午敏:这其实是一道大题目,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明白的。但就我而言,要想成为一名过得硬的传承人,首先是要苦练制壶技艺。为此,我踏上制壶之路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反复临摹外曾祖父吴云根留传下来的作品,反复体会感悟他的壶艺精髓。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在学习外曾祖父吴云根壶艺上必须做到熟练、逼真、传神。熟练指的是手上功夫,即临摹作品时,要能够非常熟练,没有半点生涩;逼真指的是壶型,即所临摹的作品,能够逼真到“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的境界;传神指的是壶的精神,即作品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以制作竹壶为例,外曾祖父制作过许多以竹为题材的壶,竹壶是他壶艺中的一大特色。我对各类竹子的竹叶进行反复研究,掌握了几十个品种竹叶的贴法,竹叶或舒展,或卷曲、或老辣,或稚嫩,几乎信手捏来。可以说,制作竹壶也成为我的一大特色。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的创新情况。
陈午敏:创新无止境。我在传承的同时,一直坚持创新。仅以竹为题材,就创作了“圣竹提梁壶系列”“君子壶”“登峰壶”“狮竹壶”“艺海情深壶”等。近年来,我将绞泥融入壶艺创作,其中“观沧海壶”在第二届“坭兴杯”中国名陶技艺大赛中、第三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中均获得金奖。“观沧海壶”其壶身与提梁形成两个对称的圆,壶身似宽广的地球,提梁如一望无际的苍穹,而壶钮既像明亮的圆月,又像残缺的月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创作“观沧海壶”时,我想到了曹操著名的《观沧海》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于是,我充分运用紫砂原矿五色土绞泥工艺,在壶身上绞出了一轮红日和无边无际的海浪,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曹操作这首诗,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我创作“观沧海壶”,也希望大家在观赏它时,能够感受到大海的气势,激发内心的凌云壮志。
记者:你不仅制壶技艺精湛,而且在书画陶刻上也颇有造诣。请谈谈你的书画陶刻。
陈午敏:就像喜爱紫砂一样,我对书法绘画的喜爱也是从小时候开始的。从事紫砂艺术后,我对书画艺术的研习没有放松,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书画。为了把书画艺术融入壶艺,我特地拜“七大老艺人”之一的任淦庭的徒弟邵新和为师,学习陶刻。同时,我在陶刻上又得到了鲍志强等大师的指导。因为能书、能画、能陶刻,我在构思设计每一件作品时,都能较好地进行通盘考虑,使字为壶增色,画为壶添彩,壶为字画增光。上世纪90年代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爱萍生前所带领的某个部队,为了纪念张爱萍将军,特地派人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要求制作300只紫砂挂盘,并要求将张爱萍于1940年挥师东进开辟苏北根据地时所作的一首诗刻在挂盘上。要制作300只紫砂挂盘并不难,难的是临摹张爱萍将军的字迹,把诗原汁原味地陶刻在挂盘上。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部队看中了我临摹陶刻张爱萍将军书法的挂盘,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由于时间紧,我连续加班加点地干了几个月,按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获得好评。
记者:当前在陶刻的技法上,仍然以双钩平剔的方法为主,而你为什么要直接用篆刻的刀法陶刻呢?
陈午敏:在我看来,篆刻与书法一样,区别仅限于工具与材料,用刀去写,而表现出来的还是书法。所以我的篆刻就是我的书法。陶刻是以刀为笔,但没有书法的功力,就没有用刀的书写。书法是自身的艺术核心,篆刻是自我书法的另一个表现。因此,我直接用篆刻的刀法,或斜切深挖如刻汉白文,或浅切顺刀园朱文,或双刀斜刻如汉唐碑铭,或单刀轻挑如魏晋笔札,使陶刻充满变化。
陈午敏 高级工艺美术师
字业敏,1963年生于陶艺世家,一代紫砂巨匠吴云根(吴芝莱)后裔。自幼受到家传壶文化熏陶,酷爱紫砂和书画艺术,师从“七大老艺人”任淦庭的徒弟邵新和,学习陶刻装饰和成型工艺,并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吕尧臣、鲍志强的精心指导。作品因做工精细和装饰精美而闻名,集书画、陶刻、壶艺于一身,深受广大壶艺爱好者青睐,成为当今知名的中青年陶艺家。部分优秀作品多次获奖,并入编《壶论》《紫砂壶全书》《宜兴陶艺名人录》等书籍。在书画上被授予“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称号;在陶艺上被评为“宜兴紫砂陶合格传承人”。(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