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物产丰饶,地方食品别具风味,有许多美食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手工食品悠久卓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松楼工作室将陆续推出①乌米饭②雁来蕈③腌笃鲜④和桥豆腐干⑤徐舍小酥糖⑥高塍猪婆肉⑦芳庄羊肉⑧杨巷葱油饼⑨官林野鸭⑩官林荤油膏等十个系列,向大家展示宜兴美食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宜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演进,流芳百世!
乌米饭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宜兴民间家家吃乌饭。这一习俗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发生的确切地点在宜兴湖氵父镇西的目莲场。传说目莲之母被丈夫遗弃并诬告入狱(又一说目莲之母在世时冒犯神明,死后打入地狱),目莲每次探监带去的饭菜都被狱卒抢吃一空。时至四月初八,无奈之中在山间徘徊的目莲,不经意间发现一种矮小的青精树,其叶汁乌黑且香润可口。目莲将些叶汁浸未烧成乌饭给母亲送去,狱卒见乌饭不敢抢食,自此目莲母亲在牢里不再挨饿。颂扬目莲孝行的故事,早在北宋年间即改编成杂剧《目莲救母》。过去湖氵父乡民过“四月初八节”甚是隆重,连续数天演出草台班戏,头场戏必定是《目莲救母》。
乌饭,古时称青精饭。其制作过程是用“乌饭草头”(青精树叶,又名南烛树叶)洗尽晾干后放入石臼或其它坚固容器里捣碎,将汁水放入锅中温热,再将淘尽晾干的糯米浸泡其中,加盖闷一二个时辰即成乌米。明代大医药李时珍将此乌饭制作方法收录在《本草纲目》中,乌米烧(蒸)成的乌饭清香浓郁、乌黑油亮,或拌入白糖,或拌入猪油,或拌入密桂,吃起来香甜软糯,别有风味。《本草纲目》称:乌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
四月八吃乌饭,作为宜兴人独创的饮食文化,自唐武则天年间流传至今。目前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福建部分地我都有吃乌饭习俗。近年来,随着乌饭的商品化生产加工,质量地道、包装精美并作为旅游土特产品的宜兴乌饭,承载着宜兴地域传统文化,跟随八方来客,流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雁来蕈
雁来蕈,与蘑菇同类,是食用菌的一种,鲜蕈呈深褐色,形似打开的伞,被誉为山珍。农历二月春燕营巢,此时采摘的名为燕来蕈(又名桃花菌);农历九月北雁南归,此时采摘的名为雁来蕈(又名雁来菌)。寒露时分松花落地时所生的雁来蕈有异香,被视为雁来蕈中的上品。
雁来蕈的传统选料十分讲究,以3-4厘米高、伞面直径3厘米左右的野生蕈为最佳。清洗时要轻拍伞面,以防泥土细粒残存造成碜牙。洗净的雁来蕈要晾干后下锅烹饪。
烹饪酱汁雁来蕈的主辅料配比为:雁来蕈100克、仔姜10克、酱油30克、白糖20克。烹饪方法为:锅上火;放素油,待油温升至100℃左右放入仔姜丝煽炒;放入雁来蕈炒至九分熟;放入酱油、白糖;加水,浇沸后撇去浮沫;用文火熬半小时;汤汁起腻后洒上芝麻,起锅。
熬制好的酱汁雁来蕈呈暗红色,其脆嫩微甜、味香色浓、鲜美爽口。若在汤面中浇上一匙酱汁雁来蕈,味觉感受难以言表。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客居宜兴时常食用酱汁雁来蕈,曾赋诗一首赞美之。现代文学泰斗郭沫若来宜游玩时,酱汁雁来蕈成为其十分喜爱的美味。酱汁雁来蕈是素肴中的珍品,食之不仅味道奇鲜,还有助消化、降血压、减少胆固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近几年来,雁来蕈的主要产地西渚、湖父旅游业日趋兴旺,山村农家乐饭店以酱汁雁来蕈为特色菜招待游客,商机无限。市场上已出现人工培育的雁来蕈,其口味远逊于野生蕈。餐桌上伞面直径3厘米左右的雁来蕈也很少见。令人欣慰的是,酱汁雁来蕈的烹饪技艺在传承中不断演进,掌握该技艺的厨师越来越多,食用人群也越来越广。
腌笃鲜
腌笃鲜就是宜南山区传统农家菜咸肉煨笋,烹饪方法是将腌制的猪肉和新鲜的竹笋一锅笃(煨)。腌笃鲜是传统菜亮出的新招牌,自古以来山里人都会做咸肉煨笋这道菜,其烹制过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精选原料。传统的咸肉取于粗饲料喂养的当地猪,以生长周期一年左右的猪为最佳。将猪宰杀后挑选腿肉腌制,腌制时间最好在腊月。上乘咸肉质地精炼,咸度适宜。另一主原料是当地笋,选用冬春之交的鲜竹笋,以熟地生长的“黄芽头”笋为最佳。冬笋、春笋、鞭笋均可入菜。还有一种原料不可忽视,这就是当地水,以清冽甘甜、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山泉水为最佳。
腌笃鲜烹制流程为:将大块咸肉洗净后放入锅(最好用大砂锅),注入适量的山泉水,大火煮沸后文火煨炖,期间不断将浮油撇除;约二十分钟后,放入切好的笋片,加入生姜、料酒、香菇、木耳等,继续用文火煨炖;待汤色乳白、香气扑鼻时,捞除香菇、木耳,将大块咸肉切成片状浸入汤汁即可出菜,最好是连同煨制的砂锅一起上桌。
高品质的腌笃鲜,汤色如乳,香气四溢,咸肉肥而不腻,笋片鲜嫩脆甜,汤汁鲜美绝伦。上海等地也推崇腌笃鲜,但因原料差距影响了菜的品质。宜南山区农家乐饭店推出招牌菜腌笃鲜,精选原料虽不如以前,但腌笃鲜的制作技艺大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