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出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迹,其中出土陶器上清晰可辨的“竹”字符号。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研究利用竹。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竹纹”陶器碎片
追溯历史的脚步,竹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用竹简书写;没有钢铁的时代,我们用竹做筏。
竹简
文人夸赞竹是君子,“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还夸赞他坚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中国人爱竹,就像中国人爱茶。竹无俗韵,茗有奇香。竹与茶,都属山中清灵之物。吃茶,怎么能无竹相伴呢?
紫泥 竹混方
二十二万亩的竹林,纵横八百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竹海,这是上天赐给宜兴的礼物。在这里竹长在山上,也长在壶上。
紫泥 竹混方
竹子既是紫砂壶的创作素材,又是紫砂壶成型工具的制作材料。
制壶工具
紫砂壶在成型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工具多达上百种,其中用竹子做的工具就有矩车、矩底、勒只、篦只、竹刀、线梗、泥扦尺、竹拍子等。
以竹入壶
竹是紫砂花器的重要灵感来源。竹型紫砂壶已成为紫砂花器的一大门类。有以一截竹筒为壶身的竹段壶,也有多竹乃至一捆竹的,如“五竹壶”、“龙头一捆竹”。
朱可心 竹段
也有采用竹做嘴、把、流的,壶身贴花采用竹枝、叶的壶,例如“竹报春壶”。
邵大亨 龙头一捆竹
后来又演变出诸如“竹报春壶”、“佛肚竹壶”等经典壶形。除此之外紫砂艺人还在不断的创新、制作各种竹壶。
笋型水盂 陈鸣远
如果把品类扩大到文房摆件等其他紫砂杂项,各种竹型笔筒、笋型水盂,惟妙惟肖。
以竹饰壶
以竹饰壶,主要指在壶上用陶刻、堆雕、泥绘、等手法饰以飘逸潇洒的竹画。或者题写咏竹赞竹的诗句。
杨彭年制 子冶铭刻石瓢壶
清朝文人翟子冶“墨竹工力最深,纵逸自如,常绘梅竹”。留下了举世瞩目的子冶石瓢,以善刻竹而闻名。
顾景舟制 谈尧坤刻 修篁翠影石瓢壶 归属戴相明
1948年顾景舟制5把大石瓢由沪上著名书画家吴湖帆书画装饰,其中4把均刻绘竹枝,并分别题咏诗句,其中2把几经流转先后在2008、2010年的拍卖会上拍出数百乃至一千三百多万的天价。
顾景舟制 谈尧坤刻 薰风潇竹石瓢壶 归属江寒汀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