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桥是宜兴人永远的记忆,是历史文化的千年承载。它底蕴深厚,说是宜兴的一个人文符号也不为过。
蛟桥,如彩虹悬宇、飞龙凌霄,气势恢宏,最早称其为“长桥”,后因周处斩蛟之故,而被称为“蛟桥”。“蛟桥夜月”也成为著名的荆溪十景之一。一千多年以来,蛟桥曾多次修缮、重建并几易其名,一代文豪苏东坡也曾为它题名。
回望蛟桥历史,再观重建之新蛟桥,犹如古韵新曲在轻轻弹唱。
斩蛟之桥底蕴深厚
宜兴蛟桥底蕴深厚,蛟桥河(又称“长桥河”),来水从西关桥进、东关桥出,只有10多米宽、700多米长。别看它又短又窄,上游却称为“中江”,水出芜湖,并集诸山之水于沿途,蜿蜒东流,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及至宜兴,两岸蒹葭繁密、荆棘丛生,且处于荆南山之北,便称作了“荆溪”。
宜兴在春秋战国时称为“荆邑”,就跟荆溪有关。荆溪流过西氿、团氿,遇到宜兴城阻挡,便分作数路,南北均绕城而过,中间一路便是蛟桥河。
此河以桥命名。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时任阳羡长袁玘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就在河上架起了一座长长的木桥,称作“长桥”。于是这条河历史上一直叫长桥河,后因周处斩蛟于此,而又称为蛟桥河(笔者为表述方便,除个别部分外,其余皆统称其为蛟桥河,与现在河名一致)。
也就是从此桥建造起,荆溪南北的陆路交通打通,就在这片夹于东、西氿之间的滩地上,带有县域治理的聚居地陆续形成。
周处所著《阳羡风土记》称:“阳羡县前有大桥,南北七十二丈,桥中高起,有似虹形”。三国两晋时,1尺约为24.2厘米,所以该桥的跨度,应在175米左右。一座近200米的大桥横空出世,如彩虹悬宇、飞龙凌霄,气势自然恢宏,称其为“长桥”,当之无愧。
三国时期,河中出了一条蛟龙,隐于城东深潭,但凡船舶停靠,就从水中跃起,将人拖入水中啮噬,弄得人心惶惶。当时南山上还有一只吃人的白额虎,人们即把蛟龙、猛虎以及喜打架斗殴、祸及乡邻的周处并称为“三害”。周处得知后,只身斩蛟射虎,并求道于华亭二陆(陆机、陆云),改过自新,后来战死疆场。从此,周处成为宜兴人的骄傲与忠义仁孝的典范,其故事也写进了《世说新语》。据笔者考证,有资料表明自宋代起,长桥又被称为“蛟桥”。“蛟桥夜月”也成为著名的荆溪十景之一。
不过历史上,老百姓总还是叫它“长桥”,就连很多方志中也称它为长桥。
我小时候见到的蛟桥却不是木桥,而是用花岗岩砌成的拱桥。
原来,1800年里,蛟桥曾经两遭火焚和多次倾圮、修缮、重建。
公元954年,吴越国入侵南唐义兴,被邑人击退,越兵逃跑时纵火烧营,火焰将此桥焚毁。
宋元丰二年(1079),停泊在桥下的庖舟火星未灭,半夜复燃,又将长桥爇烧殆尽。三年后,县令褚理把长桥改建成石桥,更名“忻济”。忻者,凿也,济者,渡也。褚县令取“忻济”之名,总希望人们记住他修筑石桥的功德。
然而,忻济之名只用了四五年,元丰七年(1084),苏轼到宜兴,题写了“晋周孝侯斩蛟之桥”8字,新任县令李去盈将其镌于桥上,并将桥名改作了荆溪桥。
元朝泰定甲子(1324)荆溪桥圮,重建后又改名为万安桥。不过,万安桥名亦是昙花一现,倒是“蛟桥”之名与苏学士所题“斩蛟之桥”流传至今。
苏轼的题词原有两幅,一幅为“晋周孝侯斩蛟之桥”8字,刻于长桥东侧,东坡去世后,反对派仍撺掇朝廷对其封杀,殃及石碑,沉于溪中,直至康熙六年(1667)疏浚河道方复出;另一幅书“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12字。
南宋绍定间,谢奕修为官宜兴,向他父亲索要早年珍藏的东坡书宜兴蛟桥真迹。谢奕修的父亲谢采伯从福建回家,找了好几天,都不见东坡书宜兴蛟桥之踪影,因此郁闷寡欢、茶饭不思。数日后,他忽然想起有两只小箱子置于南楼从未开启,随即取钥匙打开,东坡12字斩蛟之桥手书正在其中。谢奕修观之,称赞“笔力遒劲,神采焕发”,遂于绍定庚寅(1230)勒石于桥。文徵明也称:“八字桥题经崇宁禁锢,沉石水中。今十二字乃天台谢采伯家真迹,绍定间,其子奕修宰宜兴,携以勒石者,非当时物也”。
多有疏浚,河道渐窄日浅
到南朝宋明帝(465-472)时,蛟桥尚在城外。后来城区的扩大受东西氿的限制,只得向南北延伸,才把蛟桥河包入城中。居民渐密,两岸淤塞,使河道变窄外,淤土填塞也是重要原因。
千百年来,蛟桥河贯城东去,把宜兴城分成城南、城北两块,蛟桥连接着南北两条大街。民国时期,宜兴城的四围都有高高的城墙,城墙与蛟桥河、南北大街便组成一个巨大的“田”字,正好与“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相吻合。
上世纪50年代,蛟桥河就清理过一次,政府一声号令,群众纷纷响应。当时我虽只有十来岁,却是家里老大,也加入了挑泥的行列。那时没有挖泥船,只能在东、西关桥筑起堤坝,人工挖出的淤泥都挑到城外,倾入护城河中。
蛟桥河处于浩渺西氿下游,来水遇到窄口而滞,特别容易淤塞,故而也须进行清淤。据记载,因“积渐湮淤、水消土涨”,宋、明、清均有疏浚,约百年一次。每次清出的泥土便堆放在河道两侧,一次次清理,一次次堆放,淤泥便成了河岸。后来又在上面建起了房屋,河道就越来越窄了。
上世纪60年代,宜城东大街埋设下水道,街道正中地下数米处挖见了旧时的墙基,可见现在的房屋比那时又向南推进了一二十米。
据文献记载折算,蛟桥在五代时为100米长,南宋时为80米,到清乾隆间仅有60米,跟我小时候见到的蛟桥差不多了。
在唐宋时候,蛟桥河还很宽阔,甚至可以进行划船比赛。李郢《阳羡春歌》“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櫂船戏。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北宋陈克也有一首《阳羡竞渡》词:“柳外东风不满旗,青裙白面出疏篱。来打鼓侬吹笛,催送儿郎踏浪飞”,词中,把长桥河边锣鼓喧天,人们戴着头巾、穿着红裙青裙到河边、氿边争相观看竞渡的场面写活了。
古时蛟桥河虽从城中穿过,却是土帮土岸,经河水冲刷,极易坍塌。西晋时有白色水獭在长桥下打洞穴居,如果出洞四面张望号叫,则有兵祸,故而人们视其为神,建祠而祀。水獭,宜兴人俗称“水獭猫”,喜于林木繁茂的溪河岸边打洞穴居。建巢桥下,说明那时的蛟桥下是没有驳岸的。
但到民国时期,蛟桥河两岸都已是青石驳成的帮岸了,而且还有石灰码头、班船码头,以及许多河埠,除了主妇们的笑声与公式鲦、痴虎鱼掀起的水花外,早没了水獭的踪影。明正德七年(1512),修建东西水关时筑有护堤,也许就是蛟桥河最早的驳岸吧!
民国末期的蛟桥河,宽度不足20米,跟现在差不多,如果两边的河埠停着船只,第三条船要通过,须是小心翼翼,所以船夫们总要“扳艄”“推艄”地叫喊,避免互相碰撞。清淤前的蛟桥河很浅,十一二岁的孩子光着屁股学游泳,从河埠下去,两边都可以淌水五米,剩下中间一段,头闷在水里屏一口气就游过去了。
古朴的老蛟桥
蛟桥河虽狭窄,但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的蛟桥却很伟岸,从水面看去,桥洞很高很圆,犹如半个出水的月亮。桥拱的两端伸进了河帮,环洞上方刻有“重建蛟桥”4字。桥洞两边的桥墩上,镶嵌着两副阳刻对联,东西侧各一副,西联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妙墨尚留苏学士;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神威犹仰晋将军”。东联是“平步青云,对南廓铜峰,千秋坚固;重看明月,印东流氿水,万派朝宗”。桥的顶部平坦,苏东坡所题的12字铭刻就镶在桥顶东侧偏南的石栏间,人们往往于此驻足,自豪地、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周处的各种传说。
桥的两堍向南北延伸,北面到东大街,南面到东、西珠巷口。桥面原是用花岗岩铺成的石阶,日军占领宜城后,为了通行汽车,把西半幅的石阶填没,桥堍用泥石填起两三米,表面铺上青石块,东珠巷和西珠巷与南大街接口处也筑成斜坡,这样,桥的坡度拉平了许多。尽管如此,想要骑着自行车冲到桥顶,还是十分费劲的,城里鲜有人做到。桥的东面半幅保留着石阶,可以拾级而上。
蛟桥的东西两侧,都有一条狭隘、阴暗、潮湿的巷弄通向河埠,称作“水巷”,城里混堂(浴室)、茶馆、餐店、商铺以及居民用水,大都是由“挑水佬”从这里挑着送过去的。因此偶有船只停靠,也只在河埠两侧,不会把河埠全部占据。水巷的另一侧,则是住宅楼房,其中南桥墩的西侧,各家就着桥面的坡度,在水巷顶上搭建起阁楼,一端直接与桥面相连,开出一间间店铺,把桥面变成了市场。
蛟桥的桥栏,是“h”形座椅式的,建于明朝天顺年间,既可作扶栏,又可供人歇息。蛟桥不仅是宜兴城的制高点,而且东西通透、南北通畅,不管刮什么风,桥顶上都是最佳的“采风”点。所以,每到夏季黄昏,人们纷纷摇着扇子从各处会集到这里,桥栏上坐满了乘凉的人,没有座位的人,宁愿站着也不肯离开。于是,天南地北、天文地理、新闻旧事、家长里短、神仙鬼怪,都成了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上世纪50年代初, 我母亲在宜兴徐坝小学代课,她带着不满一岁的弟弟住在乡下,一周回家一次。每个周六下班后,我父亲就去乡下接她。晚饭后,十岁的我就带着两个妹妹去蛟桥上等候,玩小孩的游戏、听大人的故事、赏天上的明月、看水中的涟漪。唐人便有“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之句。明方逢时《蛟桥秋月》诗云:“双溪秋水净无尘,隐隐长虹跨远津。丹桂飘香蟾窟晓,白榆光散蚌胎春。关山有恨飞横笛,河汉无声转玉轮。剑气尚冲斗牛在,九渊何处泣蛟神”。
民国时,桥北堍西侧是一爿发电厂,每到傍晚就“嘭嘭嘭”地轰鸣起来,发电声虽然闹忙(热闹),发出的电却如萤火,只能照见灯下的一小块,整个县城还是漆黑一团。这时,月亮的清辉就显得分外明亮,天空也显得分外幽蓝,月里的桂树、玉兔都清晰可见。每每轻风拂面,就觉得全身干爽、身轻如燕、飘飘欲仙,仿佛行将飞入伸手可摘的蟾宫;发电厂的隆隆声,犹如吴刚不息的伐树声,总使人担心桂树会轰然倒下;中秋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桂香,月宫中震落的桂花,似乎都飘飘忽忽散落到了人间。水中的月亮更是变幻无穷,有时水中月也是圆圆的,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但凡舟楫经过,它一下子就沉没了,待到浮出水面时却成了一摊在滚动在银盘里的玉珠,要过好久才能一颗颗装满银盘;更多的时候,是微风掠过水面,将秋水吹皱,银盘也就化成好多银条,随着水波荡漾。我们经常坐在桥栏边,计算着水中月每次复圆的时间,总盼望着不要再被打破。
伟岸的新蛟桥
冬天桥上结冰后,西面半幅桥面就如镜面一般闪亮、难以立足。每年积雪封冻,总有不少人要吃“淌面饺”(“滑跤”之意)。为了行人安全,1970年,花岗岩石拱桥被改建成水泥平桥,名称也改成了人民大桥。
也许蛟桥就是宜兴人永远的记忆,是历史文化的千年承载。没有了蛟桥,宜兴就少了许多故事、失去了许多应有的传承。
2005年,利用原蛟桥部分遗石重建的新蛟桥在蛟桥河西端与团氿相汇处矗立起来。新蛟桥按清光绪“重建蛟桥”的式样复建,然却增高了三米多,比原桥更高大、更宏伟了。
蛟桥南北两堍分列四狮雄踞,北堍广场建“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碑亭,刻《重建蛟桥碑记》于其中,镌历代诗词于碑廊,立“周处故事”紫砂雕塑于广场,并移“阳羡第一人物”周处斩蛟雕塑于氿滨,集中体现了蛟桥的悠久人文历史。
登上新蛟桥,清风拂面徐来,胸中浊气皆去,顿觉心旷神怡,似有身轻如燕之感。南眺铜官山,群山叠嶂,层峦苍翠,荆峰入云,雾霭茫茫,气势磅礴非凡;西览氿水,泓流潆洄,波光潋滟,鸥鹭低翔,渔帆点点,不禁胸怀浩荡;北望湿地,平川沃野,苇柳摇曳,鱼戏萍藻,歌起蒹葭,更觉自得悠然;东看蛟河,清流分市,楼厦林立、邑桥如琴、碧水如玉,一片繁荣景象。入夜登桥,华灯环氿、渔火隐现、空远月明,风微涛轻的宁静与蛟桥河步行街劲乐喧嚣、霓虹斗艳、游人比肩、美食飘香的繁华形成强烈的反差。
新蛟桥落成当年,我曾作《重建蛟桥二首》以纪:“盛世兴文怀古迹,长桥易地氿溪滨。狮蹲两堍驱魑魅,履跃千磴赏玉轮。苏子题铭传万载,周侯改过渡群民。遥观南岳苍茫处,共忆屠蛟射虎人。”“氿跨新虹落九天,依稀旧梦绕心田。上连店铺人流旺,下抵河帮水弄偏。玉扇扇出新故事,金波引话旧婵娟。渔灯点点随风漾,晨雾笛歌伴晓烟”。(宜兴日报 路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