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做为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以及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馆内珍藏展品从陶器,瓷器到书画可谓是琳琅满目。其中有一件馆内紫砂重宝,一直以来受到了业界许多人士的追捧赞扬。本期“紫砂百家”就实地探访了这件紫砂重宝- 项圣思紫砂桃形杯。
项圣思紫砂桃形杯位于南京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楼,进入展厅后迎目而来的就是圣思桃形杯。单看其外观精致,细致,极致三致不以形容它的美感。景舟先生曾盛赞此杯:『制作技巧之精细,形象之完美,结构之纤密,在古今陶瓷工艺技巧中,视为观止』
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曾认为,明代中期至今的紫砂艺术也可以像书法、绘画艺术一样,从高到低分为神品、极品、精品、能品。这件项圣思桃杯,一直被奉为神品之作。
该紫砂桃形杯,由杯和座组合而成,胎质细腻,色红润,为宜兴窑烧造,通高8.4厘米,杯高7.0厘米,口径10.5厘米。它以连枝切开的交桃作杯,内外壁平整乌润,整个杯将桃的枝、叶、果有机相联。桃子丰硕肥大;与杯柄相连的枝干,古老苍劲,盘屈连叉,蕴含“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之意。
参差扶疏的大小桃叶,紧贴杯壁,显得意气风发。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了活力。而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的三个支撑点,使桃形杯稳定在底座上,桃杯外沿下,还刻有“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诗句,署名“圣思”,并钤“圣思所作”阴文小印一枚。
其色呈赭红,泥质温润细腻。矜『圣思』阳文小篆,其姓有考为『项』,而潘持平先生考据,其人则姓『蒋』,暂无定说当时此杯底叶小有微微破损,紫砂七老的裴石民为其配杯托,因裴也曾为供春配盖,所以也被誉为陶史二美。
项圣思紫砂桃形杯是明代晚期作品,原为宜兴收藏家储南强珍藏。后储南强于1952年将此杯连同其他很多珍贵收藏品一起捐献给国家,此桃形杯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桃形紫砂杯。
这件紫砂珍品对当代的紫砂大家汪寅仙老师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59年,为出国巡展,有关部门安排汪寅仙随朱可心仿制国家一级文物项圣思桃杯,汪寅仙时年十六岁。多年后的汪老曾这样回忆道:
“从南京博物馆借来此杯,让我师傅朱可心仿制,他当时是以管理生产技术为主的主任,接到任务后,就全身心投入,夜以继日地工作,那次跟恩师(朱可心)一起仿制项圣思桃杯,好似为我搭起了一架通向紫砂传统技艺高峰的神梯,使我受益匪浅。”
▲圣思桃杯 汪寅仙制
项圣思,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明末清初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陶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储南强先生在得到此杯后,专门请宜兴裴石民为桃杯配制一个底盘,裴石民在底盘的题记中记述:“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廿年前,简翁得此于燕市,归而宝之。壶底叶小损微跛,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年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盏。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