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学精选:电波声声传乡音,博物馆藏见真情

宜兴博物馆

“人的一生,可以像一座博物馆吗?那时所有的故事都开在一条芳香的河边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人席慕蓉·《历史博物馆》

多数人的眼里,博物馆的格调应是沉稳的,然而当这种沉稳的格调遇到柔韧的气度时,便会迸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七年前女作家赵玫还在憧憬写一部有关博物馆的小说,因为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她总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那里有她骨子里喜欢的神秘莫测。无独有偶,五年前女诗人席慕容以游子之心写下《历史博物馆》,穿透时光与岁月的从容姿态,借与深邃绵长的故事铿锵而来。而四年前,当我第一次在电波里约访家乡宜兴博物馆馆长邢娟和征集部主任郝殿峰时,正值宜兴博物馆筹备之初,与前面两位静静欣赏博物馆的女作家不同,对面坐着接受采访的两位女性则是直接参与到了博物馆的建设,在我们电台的节目中,她们为我和听众讲述了那些跋山涉水不断寻访的故事。为了让博物馆名人馆的藏品更为全面丰富,她们曾无数次踏上南来北往的行程,有时只是为了一封信,一本书,甚至是一条并不清晰的线索便马不停蹄地只身前往。我想我一定是被她们的执着深深打动了,因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竟也开始循着她们脚步,和她们一起寻访,用电波这一特殊的方式记录着那一件件珍贵藏品背后的故事。

采访新金陵画派大师钱松喦的外甥女钱春涛,我接到了小郝主任反复的确认短信,心想着这个访谈定是十分的重要。那个冬日的午后,当我匆匆赶往报社的二楼展览大厅,早已是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而在人群里,我一眼便看到了邢馆以及身边的这位“采访对象”——宜兴籍著名画家钱松喦的外甥女钱春涛女士,此时的她正认真细致地为来宾们介绍着外公与母亲的作品,而这四十四幅作品在展出后就会被永久地收藏在博物馆里,与其说这次她是带着作品而来,不如说是她带着约定而来,这份由来已久的约定就是为外祖父与母亲生前的作品找到一个最好的归宿,而宜兴博物馆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访谈从童年与外公相处的幸福时光谈起,再到回忆外公幼年时从宜兴杨巷的湖墅村跑到英驻村去看望外婆的青涩而又温暖的画面,母亲背着画夹与祖父一起外出写生的时光。侃侃而谈中,我发现与眼前的这位名人之后没有任何的距离感,说起外公的思乡情节,她开始回忆起儿时与外公在夏天的阳台上看着星星与月亮,外公总会和她聊起千里之外的家乡,每一个在外的游子都会有思乡的情节,而这种情节会遗传。钱春涛女士笑称这次捐赠是对外公和母亲的一种独有的孝敬方式,而我也能感知这或许就是她的一个家乡情节。

当众人渐渐散去后已是夕阳西下,一缕温暖的光束穿过宽大的玻璃窗映照在室内,坐在我身边的邢馆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告诉我:这是一次由来以久的约定,因为在宜兴博物馆还未筹建时,钱老的两百多幅作品已被捐至无锡博物馆,尔今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博物馆了,钱老的作品终于可以真正叶落归根。为了这个约定,她已记不清在南京与宜兴之间往返的次数,但这个成功的约定让所有的奔波变得很有价值。多年后,我仍然能回忆起当时我拿着采访机,看着邢馆站在钱老的作品前,听她动容地说道:这是寒冬里的温暖,这是一份化不开的乡情,这更是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大爱。

第一次见到潘菽的名字是在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教课书上,当时并不知晓他与宜兴有任何的关系,只知道他曾担任过南大校长兼心理学院院长,后来又去了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担任所长,这是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亲自任命,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干部。后来我才得知这位大名鼎鼎的中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竟然是我们宜兴人,这让我激动不已,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因为参与博物馆的寻访,我竟意外地采访到了潘菽的儿子——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潘宁堡老师,与他面对面地聊起这位曾让我倍感自豪的心理学前辈。

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傍晚,我接到了邢馆关于采访的邀约电话,因为对采访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之前还稍稍做了一点功课,比如要问的话题等等。然而当我走进会谈室,听到潘宁堡老师用一口纯正的宜兴话与我打招呼,之前准备的那些正式的问题一下子全都抛下了。我们亲切地聊到了他的母校东坡小学,聊到了他的父亲以心理健康立志救国的求学时代,当聊到父亲潘菽在非常岁月里一边挨斗,一边著书的场景时,这位已是八十三岁的耄耋老人流露出的是对父亲内心的钦佩之情。这次向家乡宜兴博物馆捐赠的《心理学简札》是当年潘菽在文革期间被关压批斗时写下的手稿,为了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毁掉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原稿已被潘菽偷偷烧掉了,这可是代表当时中国心理学全貌的代表之作。为了不让这份辛苦研究得来的理论从此失传,他一边忍受非人的待遇,一边凭惊人的记忆硬是把五十万字的《心理学简札》重新写了下来。我们无法想像这位心理学泰斗当年是如何做到的,但从潘宁堡老师的讲述中,我了解到他的父亲豁达开朗,乐观从容,这就不难理解这本著作得以重见天日的原因了。

除了这本珍贵的手稿,这次潘宁堡老师还带来了父亲当年用过的衣物与公文包,当然还有那个八年用了两把刮胡子刀的小故事,电波声声,早已承载不了这份秋的收获,此刻唯有一份感动!

一直觉得宜兴博物馆的大气包容与东氿之畔的宁静开阔相得益彰,许多飘落在外的游子们听到家乡有了自己的博物馆都欣喜万分,因为那些离开家乡很久的故人与故事终于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所以他们回来了,踏着春的节奏。

采访虞立先生和夫人吴翠霞的过程很愉悦,我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幽默健谈来自台湾的虞先生已是七十岁的年纪,与夫人相比,他说话没有太浓的台湾腔,当他一提到父亲——台湾大学前校长虞兆中时,他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家乡高塍。作为长孙的他还依稀记得幼年时在祖父的怀里去老家的河边看船时的样子。在他人的眼里,父亲是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台湾通识教育的倡导人,而对于他来讲,父亲的心里装满的都是他的学生和青青校园,尽管如此,他的内心对于父亲更多的还是敬重。那个柳絮飘飘的春光里,他和夫人站在正在建设中的家乡博物馆前驻足停留,在他们捐赠的物件里,那沉甸甸的是父亲生前留在台大的1050本藏书。为了及时捐给宜兴博物馆,他和夫人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六个小时整理,每一本书的书名和出版社的名称都要细细标注,三个月的时间,三十箱的书籍就这样漂洋过海来到了宜兴。在虞立看来,父亲生前最爱看书,这些书会连同父亲的气息一起归来,在宜兴博物馆里静静地邂逅着打开并翻阅它们的有缘人。

相隔一年,同样来自台湾,同样也是一个记忆里柳絮飘飘的春光里,不同的是这次我采访的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女子任治平,她为我讲述的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他就是曾担任过台湾交通处长,主持过铁路修复工程,他也曾力挽狂澜,为恢复宝岛经济而鞠躬尽瘁,被称为台湾发票之父的任显群,他们是父女,更是朋友。我们的采访地选在了宜兴宾馆,而这里正是当年宜兴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任氏家族的旧府隐溪花园所在地。任治平回忆说,当年曾祖父曾立下规定,女婿与女儿成亲后,得先在任家住上两年,学习任家的家规,然后才能带上女儿离开任家,就连当时总统冯国璋之孙也不能例外,这就有了当年轰动全宜兴的那场盛大婚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良好家规,所以从任家走出了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而父亲任显群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个离乱的时代,任显群成为浪尖上的守望者,抗日战争中从湖南到四川的运粮英雄,成就了要米就找任显群的神话时代,八十天的杭州市长,却能让老百姓夹道欢送,西湖边父亲种下的树木如今早已参天蔽日,到了台湾后他担任重建交通,改革税制,统一发票的出现稳定了动荡的经济,这所有的一切,让父亲在任治平的眼中成为无法超越的神人。就算是在狱中,父亲仍以惊人的意志编写《中文字典》。洗尽铅华的父亲在晚年还创办金山农场,弃政从商的他依然受到了大众的赞赏与扶持。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也为了让更多的家乡人知道父亲的故事,任治平带着她撰写的《我的父亲任显群》以及父亲生前珍贵的信物回到宜兴,她相信只有家乡的博物馆里才能让这些尘封的往事一一打开,让游子归来的脚步在此停留。

五月,春夏之交,宜兴博物馆为了迎接世界博物馆日的到来,举办了特聘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的活动,我有幸参加并成为其中一员,并作为代表宣誓,此时内心的幸福感倍增,在博物馆里完成一次讲解一直是我的憧憬。

活动现场除了收获到幸福感之外,我意外地遇见了著名学者,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观察》社长和主编储安平之子储望华老师,作为久居海外的一位音乐家,他的一句“我的家乡是宜兴”让现场掌声雷动,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立即联系了邢馆和小郝,希望采访这位名人之后。储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谦和,谈到父亲时他的语气很缓和,说到动情处也会稍作停顿,我知道他把对父亲的思念融入到了对于故乡的情感之中,故乡与父亲于他,早已不分彼此。

第二次踏上回乡的路程,储望华老师是为了父亲衣冠冢的落成仪式,同时也带来了父亲在抗战胜利不久所办的一本杂志叫《观察》,在储望华的眼里,父亲人生的前五十年,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候,他从宜兴走出去,到上海,到国外,正逢抗战爆发,他满腔热忱回到国内,后来因为不满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他到各地走访,写下了大量的报道。而新中国成立后,祖国也开始处在建设团结的新面貌,父亲的骨子里有着一种爱国爱民的忧思,他希望国家富强,百姓生活幸福,他毕生追求的也是这个,所以他办观察杂志,也是放眼观察,爱国爱民,后来担任光明日报总编时亦是如此。而褪去学者的光环,生活中的父亲和善,宽容,曾经为了帮助储望华圆音乐梦想,拿出几个月的工资为他买琴,并不断鼓励他在音乐创作中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储望华铭记了一辈子,当十年前他第一次回到家乡宜兴,为家乡人民演奏了代表作《黄河协奏曲》,他说:虽然我在海外,是以华人的身份,但我是华人中的宜兴人!十年后,当他再次回到宜兴,我在采访结束时问他对家乡的寄语,他说以后能有机会要大力地宣传宜兴,因为它的优势太多了,希望宜兴能更多地走向世界,越来越好!我想这位音乐家的憧憬,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定会等到实现的那一天。

今生重来与你重逢

你在柜外

我已在柜中

隔着一片冰冷的玻璃

我热切地等待着你的来临

——诗人席慕蓉·《历史博物馆》

关于宜兴博物馆的故事还在继续着,我已无法准确统计曾在节目里通过电波声声讲述过多少关于它背后的故事,但我想我一定还会保留这样的一种方式继续寻访,如同多年前,聆听着两位让我敬佩的女性“建设者”的讲述,跟随她们的脚步再次出发。因为我想让更多走进博物馆的朋友感知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玻璃柜后的一件件物品,而是能通过了解它们的故事后,感知那份越过千山万水的家乡情谊,触摸一种带有温度的家乡情结。(许琦 太湖西岸文学)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