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充满着希望,也是慎终追远的日子。
四月,即将恭迎伯祖唐凤芝的合菱茶具回归,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唐凤芝与爷爷唐祝和是亲兄弟,生于丁蜀上袁村,是民国时期紫砂陶器家。1954年紫砂合作社成立时,爷爷与伯公是技术骨干,受骋到蜀山合作社工场创作紫砂壶。爷爷是原紫砂一厂第一任生产技术股股长,兼车间主任。伯公是紫砂合作社技术骨干。
上世纪60年代初,伯公因为历史原因,戴高帽,进牛棚,人生自由受到管制,做壶的自由也失去了,但是做壶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有时老茶客私底下还要他的壶。他偷偷做壶时,有些调皮鬼上房揭瓦,把石子扔进屋里把壶砸了个稀巴烂。那时他只能忍着不吭声,待夜深人静时,再偷偷地做。
有一次我清楚地记得在老家上袁村东小桥头,伯公提着一只竹篮头,用篮花布盖住了,里面装了三只洋桶壶,迎面碰上了生产队长,队长像抓贼一样,抓住没有防备的伯公,抢过竹篮,揭开篮布,拎起篮头连壶扔进小河中,嘴里喊着:你还敢投机倒把。当时伯公没有任何反抗,低头向家的方向走去。我被乡下舅婆也拉回了家中,告知大人们的事不要多管。自此伯公装聋作哑,我们称他为聋子公公。1976年的春天,伯公郁郁而终,爷爷和父亲一起把他葬于屋后蜀山南麓品生窑尾。
2005年岁末的一天,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对方说自己是新疆的,名叫黄伟。有一把唐凤芝的壶,想要坚定,而且每天发同样的留言,静候回复,最后还发了手机号。先生与我商量后就回复,如果真有壶,就请拍摄多角度相片寄回来,同意帮鉴定。
大约过了一周,真的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挂号信,信中有五张六寸各种角度壶的相片,还有五页信纸的一封手书信件,详细诉述了这把壶的来历。这把壶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他父亲在南京工作,喜欢喝茶,与伯祖爷爷常常交往,1954年去新疆前夕,张将军生日,在苏州松鹤楼宴请朋友,也作为临行前的告别,当时他父亲与我伯祖,爷爷都作为嘉宾出席,伯祖带了两套壶,一套赠于张将军,另一套赠给了黄伟的父亲。他把壶带到西域守护边关,老爷子生前常常抚壶思乡,念念不忘江南老友,写了几十封信,石沉大海。偶尔出差江南,也由于时间匆忙,总是联系不上。1997年在北京301医院住院时,告诉儿子:父亲戎马一生,没有什么家业财产,书房里这套壶留给你,一定要去宜兴看看唐家后人现在生活如何?壶艺有没有传承?并把这套壶送还给唐老的后人。
五十多年过去了,合菱壶如一朵红菱花般神灵,从遥远的故事里飘来,岁月蹉跎,图片中一套合菱茶具少了两个杯子,曾经的作者与主人也相会在天堂。合菱壶如老红木般沉着,红玛瑙般发着幽幽的光泽,它是紫砂器中的筋纹器,筋纹从盖顶放射至盖边,再与壶身吻合,舒展开来;延至壶体过渡收到壶底,一气呵成,看起来像一朵朵红菱花,又像雪卷风吹过的云朵,线条舒展地飘动着,又像秋天艳阳里的金菊花,一瓣瓣地旋转变化着,上下吻合,分毫不差,瓣面大小如一,凹凸相间有序,膄而不肥,转角清朗,线条流畅,干净利落。伯祖唐凤芝当年的功力可见一斑,有一个托盘上,是廖文井老前辈篆刻的奕奕生风的修竹秀石,加上两个己有几个缺口的带把菱花小杯,真是一组极珍贵的壶艺佳品。
2016年的春天,天高云淡,百花争艳,阳羡茶飘香,黄大哥发来信息说四月底要带着壶来宜兴。合菱壶50年前随主人西出阳关征战边陲,漂泊50年,这次又要一路穿越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六省,纵横3000公里回到故乡。我与先生几天内都无法安睡,一路跟综着黄大哥的沿途信息,火车到了安徽,我们也从家中出发去常州火车站接站。心情一直无法平静,站在常州火车站出口不多时,黄大哥来了,之前虽然未曾谋面,但彼此一见如故。
第二天,我带着黄大哥去老家南街屋后南麓品生窑尾,大伯祖陵墓前祭拜,黄大哥还开启一瓶老黄酒洒在陵前,我们也告慰他在天堂安息,我们想到了黄将军与伯祖坎坷人生路,不禁同时潸然泪下,那一天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各自陷入沉默,本来想安排大哥去竹海,溶洞的游程,临时都取消,不想去了,本来想多住几日的也说不去了,他突然决定把壶留下,提前回家。
我们捧着这套壶看了又看,就像当年四世同堂时的一起茶聚时光,心情凝重,它从紫砂的历史中走来,又从天际遥远的天山下走来,回到了老家,我们非常感谢黄将军在这么动荡的年代把这套壶完整的保护下来,与我们重逢,更要感谢比阿庆嫂还机灵的黄奶奶,用紫砂盘托着毛主席像躲过劫难,保留至今。我与先生商量后决定帮壶配好了一个红木盒,告诉大哥,希望大哥辛苦带回新疆,因为奶奶还健在,逢年过节把壶拿出来大家一起有个念想,并约定奶奶百年后再去请回来,大哥想了想,没作推辞,我们就一起准备给大哥送行。
时光飞逝,唐,黄两家保持着亲密联系。2017年的春节黄奶奶已经百岁高龄,正月里黄伟大哥又打来了电话告诉我们,奶奶今年过春节期间批评了他,上次送壶去宜兴,居然还带是带了回新疆。自己已是百岁老人,希望今年春天再次把壶送回宜兴,让她可以欣慰地告诉黄将军,他的心愿己经实现,两家人亲如一家。多么可亲的敬的老人啊!
合菱传情,静静地,让合菱壶诉说百年传奇……(唐朝霞 陶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