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镇是陶的发源地,是文化大镇,这里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今天小编带大家去听听 白泥村的历史 以及大潮山的传说故事。
白泥村,座落于宜兴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潮山脚下,因白泥出名……
白泥是一种加工陶器的泥土。过去,在山脚下、河道旁堆晒着大量白泥,因此这里也称为白泥场。而白泥产业也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大潮山建了白泥采矿厂,集中开采白泥,一直开采到1986年才停。
因为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使得这里的人们在耕读传家之外,又多了一份收入。
自明代清初到上世纪50年代,挖陶土、治陶器,一直是白泥场村民的副业。但是这份副业没那么容易做。有句话叫做,“吃的阳间饭,做的阴间活”。为什么这么说呢?
白泥村村民 徐明泽:
由于古代开采白泥的时候没有防范措施,白泥长在岩层当中,要蹲着进去才可以进去开采,上面的毛顶开采到一定程度就塌了下来,造成塌方等事故。
于是白泥场的百姓就建起一座李王庙,乡民们希望在开采白泥时,得到李王二人的保佑。
李王二人是最早带领大家挖白泥的人,据说在一次开采中,井口塌方,李王二人死于井下。因此百姓建庙来祭祀他们。
在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先要选择吉日,在准备开采动土前一天,要举行开挖仪式,到李王庙祈求平安。而到了下半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还要在白泥山举办放灯节,实际上就是祭奠这两位先人。
放灯节一度是白泥村最重要的风俗活动,不过到了解放后,破四旧的时候,放灯节就逐步取消了。
然而当年人们点起的那条火龙,也早已成为他们心中的一道闪亮的记忆,而李王庙在60年代时,改建为白泥小学了。
白泥场的南部有一座山,就是大潮山,也称为南山,海拨281米,为宜兴东南名胜。
大潮山不仅因盛产制陶白泥而出名,还因山上的一座福源禅寺而闻名。
丁蜀镇洑东中学副校长 戴银法:
大潮山福源禅寺的历史相当早了,那时候这里不叫大潮山,叫楚山。记载上说大潮福源禅寺元朝末年毁于兵乱,明朝初年有个得道高僧叫薛安,他经过这里看到这个寺庙荒废掉有点可惜,就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务,再筹集一些资金开始建这个寺庙。但是他建好后没有回来,后来文人来登山的时候,就写下了”薛安西去杳无踪”,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清朝顺治七年时,大潮寺增寺田一百二十亩,规模宏大,后又在山下建了下院,从此分为上院、下院、二院。
大潮寺还有一样出名的,那就是牡丹花。当年,福源禅寺的牡丹, 善卷洞的杜鹃, 永定村的海棠, 并称为古宜兴三大名花。
据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轶闻》记载,”大潮寺牡丹,高二丈许,花发数百疏。雍正四年秋,大风拔木,见有火龙旋绕寺宇,围墙倾倒,压断牡丹”。从此牡丹就看不到了。
虽然如今牡丹看不到了,但在20年前,大潮山又增加了新的景观,就是1600米长的“小长城”。
“小长城”蜿蜒在大潮山山体,其间有观景亭五座,成为人们登高观景的好地方。 虽然它的历史并不久远,但足以引起我们的好奇。
白泥村村民 徐明泽:
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防火,这里是道场,香火一年到头有那么多,危险很大,就造了这个长城。因为一般来说山火都是下面烧上来的,那么现在(有了长城)就隔断火了。
小长城既起到阻挡山火的作用,又是人们今天观景的好地方,天晴的时候,站在这里向西眺望,太湖景色是相当清楚的。
也许只有站在这里,才更能感受到大潮山地理位置的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