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的丁蜀情缘

阿甲的丁蜀情缘

今年是阿甲先生诞生110周年。丁酉新年之前,阿甲的二儿子符丐君寄给我两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阿甲戏曲笔记》,使我联想起20年前,张达三先生(已故)曾经在《陶都报》上撰写的几篇《阿甲涉世》的文章。如今我重新整理,并加上我所知道的轶事,以飨读者。

阿甲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主要编剧和导演。

丁蜀投亲 “十龄神童”惹人爱

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家阿甲先生(1907~1994),姓符名律衡,曾用名符正,符正宝,1907年出生于武进县湟里镇。上祖开木行,传至他父亲,由于其父不善经营,为人糊涂,生活荒唐,鸦片成瘾,未经几年就债务累累而破产。家庭经济断源,生活困难,三餐难度,他父亲自叹,受罪作孽总不能祸害幼儿,于是千思万想,只得将儿子阿甲送往宜兴周墅姨妈家抚养。

阿甲的姨夫袁百川是私塾先生,阿甲的姨妈是袁百川的填房,前妻张氏有子名盘根,比阿甲大得多。阿甲跟随父亲到了周墅古塔之后,见到姨夫姨妈喊得亲热,把他们喜得眉开眼笑。从此,阿甲就留在姨夫家读书,由于他天资聪明,读书不甚费力,今天教过的课程,明日就会背诵。阿甲学写字先从描红开始,那时叫写印本,没过多久他便能脱开印本自己写了,且笔画流畅,起落有致,写得笔笔秀丽,字字端正。

放学后农村孩子爱玩“抢江山”游戏,阿甲虽然人小,却往往能智取。姨夫看到后默默点头:“孩子聪明,将来定有出息。”阿甲的书法写得很好,到年底过春节前,村上农户都请他写春联,引得村中王凤岗、吴中言等大户都来请他写6尺、8尺的中堂巨幅大对联,他人小,只能站在小板凳上写成。很快,年仅10岁的阿甲就荣获了“十龄神童”的雅号。

寄居周家 勤奋少年画技高

过了几年,由于他的表兄要结婚,阿甲只得让出他和表兄的住处做新房,他就住进姨夫胞弟百林家里,与堂表弟茂芝共榻同睡了三年。后来,阿甲又借居在三洞桥周德发家的粮仓搁铺,这年他14岁,生活已能够自理。在周家粮仓搁铺,虽然条件简陋,但阿甲也非常满足,并与周老伯儿子成了同窗挚友,两人朝夕相处,十分要好。

阿甲平时还帮着周家干农活,周老伯倍加欢喜,待他亲如家人。一年过去,突然姨夫袁百川不幸病故,表兄袁盘根继承父业,仍开私塾。阿甲感到在私塾里死读古文枯乏无味,便自动退学,在周家发奋学习新文化,天天坚持写作文、练字,如同一日三餐一般从不间断;同时又学绘画,先临摹画册,然后到郊外写生。宜兴的山山水水,旷野田陌,无一不在阿甲的笔下生辉。他曾画过一幅深秋山水画,只见画中天高气爽,云淡风清,金谷待割,群雀争食,山上青松茂,残花野菊黄,秋意盛浓。周老看到后点头称赞,觉得山水画画得让人身临其境。

入冬,阿甲到双桥绘画太湖风景,知情者都跟随而去,引得正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们也放下农活前去围观。他定好方位,先蘸淡墨下笔,画太湖水天相依、一望无际、湖面白浪滚滚的景象;再以浓墨调色,画上点点风帆,自远而近,太湖里的山峰画得隐约可见,有动有静。观众中有一位年龄较大的青年叫冯盘清,看阿甲画画看得似痴似迷,回家后将此事禀告了父亲。其父早就知道周墅“十龄神童”符律衡,第二天父子便同去周德发家探望周老伯,提出盘清想跟阿甲学画。阿甲把早就画好的《采药老翁》赠送给了冯家父子。此画非常传神,可称珍品,曾于1988年4月26日刊登在《宜兴报》上。

辗转寄居 熟读经典交挚友

受冯家邀请,阿甲16岁时第三次迁居就去了震东乡冯家村冯盘清家。冯家东临太湖,风光宜人。此时秋收秋种虽已结束,但渎上四季无闲,种青菜、萝卜、芋头、百合,还要樵芦,编织芦席,养蚕缫丝。阿甲也帮着冯家干些农活,空闲时就去湖边走走,捕捉美景,回家构思画面。

到年底,他又为当地农家挨户写赠春联。有次冯盘清把阿甲写的春联送给双桥村的大户范家,范家母子见春联写得不但字好,句子也新,十分欢喜,春节就邀冯盘清同阿甲去吃新年酒。新年时,阿甲应邀随冯盘清来到范家,范母见他品貌端正,文质彬彬,谈吐风雅,很是器重,便准许儿子与他交友,经常往来,如同兄弟。冯家村的村民们都喜欢阿甲,将他视为村上一宝,阿甲叫符正,村民索性喊他为正宝。这就是阿甲又名符正宝的来历。

他经常去双桥,有时深夜才回冯家村,由于当时太湖上有土匪绑票,为了以防不测,范母与冯家商量后,阿甲搬进了范家。范家藏书较多,阿甲如鱼得水,熟读古今经典,受益匪浅。

他在读书写字绘画之余,常出门散步,每次总要哼上几句: “平生志气运未通,蛟龙困在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春风上九重”,以抒发他胸中抱负。河西的邓荫南听到阿甲的唱句,非常羡慕他,二人便逐渐接近,交为挚友。后来邓先生到常州省五中读书,每到寒暑二假回来,总要与阿甲促膝谈心。邓氏三代均为中医外科名医,荫南祖籍无锡南门江溪桥,叔父三人皆因医道而闻名。二十世纪初,宜兴缺少外科高手,1908年,荫南的祖父应名士储南强先生的邀请到蜀山开业应诊,医寓设在南街潘毓麟宅内,不久声誉鹊起,求医者众多。后经范卓如牵头,迁至双桥建家立业,题额“慕陶堂”。

才艺出众,美少年声震全县

蜀山这个地方人文荟萃,特别是学唱京戏蔚然成风,朱东山家就是票友社,参加者甚众。阿甲经常逛蜀山,并去票友社听戏,不知不觉中也默默地跟着唱,后来逐步亮出声来。大家见阿甲十几岁就会唱戏,就邀请他唱一段,于是,阿甲声音宏亮、有板有眼地一连唱了两回戏,博得全场喝彩。

蜀山是古老的集镇,人情风俗很讲礼仪,阿甲年纪虽小,但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很受大家欢迎,他逐渐与潘毓麟、须生荣等结为了朋友。他是有名的“十龄神童”,名扬四邻八乡。当时,湖氵父省庄的山农比较富裕,多数砌了新屋,想用书画装点,就请阿甲进山村书写作画。山里人十分厚道,敬之如宾,酒肉相待。但阿甲不善喝酒,村人就以上好的芽茶代酒,他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款待。家家要请他写字画画,阿甲便从年底写到了来年的年头。春节时他回双桥,山农纷纷送钱送物。

宜兴县长王孝琛久闻“十龄神童”阿甲是奇才,尤以书法为最。有一年祭孔节时,他便派差役用青布小轿将阿甲请进了衙门。当时堂上官员满座,显庆寺一位以书画誉世的高僧也在场,桌上笔墨齐全。阿甲当众执笔蘸墨,书写了“国泰民安”四个大字,道出了人民的共同心声。众官员见之无不啧啧有声,高僧也跷起拇指连声叫好。县长即命文书捧出文房四宝,当众赐赠。就此一举,阿甲声震全县。

投身革命,危难之时救战友

须生荣是医生,思想进步,与阿甲交往甚密,阿甲受须先生影响,也逐渐参与到进步活动中,蜀山永兴裕窑货行的朝俸施林生常常为他俩在暗中联络。后来阿甲为避嫌,就搬去了蜀山南街居住,与徐祖纯只相隔百步。后来,阿甲向徐借来一只留声机,跟着唱片学京戏,还经常天未亮就到蜀山山顶吊嗓子。他有时住蜀山,有时回双桥,往返不定。

阿甲生性随和,忠诚老实,十分能干,深得他人爱戴,久而久之,范母对他完全信赖,如同家人,后来,索性将小女范小兰婚配与他。地方士绅及群众也都十分尊重他。有一天,周墅传来噩耗,阿甲表兄病故。他理当前往吊孝,范母知他手中无钱,就为他备办了一份厚礼,由此可见阿甲深得范家厚爱。

阿甲由于在宜兴的知名度,后来当上了宜兴报馆的记者,有如此身份,十分便利他开展革命工作。那时,他已与和桥闸口的共产党组织建立了关系,经常到蜀山、丁山、汤渡、宜兴显庆寺等地活动。1927年,由中共宜兴党组织领导的宜兴农民秋收暴动,广大圩区、山区、渎区,逐渐形成了革命的熊熊烈火。阿甲先生此时已住进显庆寺,暴动失败后,危急之时,他与知能小和尚一起营救了团支书宗钟等两名革命志士。

1938年春,他奔赴延安,考入了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始用艺名“阿甲”,从此开始了他的中国京剧艺术探索和改革实践之路。

心系家乡 提笔抒怀寄深情

1980年,当时周墅公社要在丁山大木桥南建造“湖光影剧院”,公社派人请阿甲为剧院题字。不久,阿甲就将他手书的“湖光影剧院”五个大字寄来,成为剧院的招牌。

改革开放后,阿甲曾多次回丁山,看望家乡的亲友故人,先后参观了精陶厂、紫砂厂、陶瓷陈列馆……兴之所至,当场挥毫题字,曾为精陶厂题写“寓美于实用”五个行草大字。在紫砂厂阿甲仔细观赏紫砂艺术品,并写下“秀雅浑朴,今古同陈”和“美感”的赞语,体现了老人对故乡的热爱,对陶瓷艺术繁荣兴旺的感叹!

论辈分,阿甲是我妻子的姨公,由于是亲属,所以我和他经常有联系。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阿甲托人带信给我,要帮他买一把夜壶,于是我买了一把红釉的夜壶带到他在北京地安门附近的家中,这样,夜半时分他就不用再跑卫生间了,方便了老人的生活。在他83岁的时候,阿甲还为丁山的亲属题写“勤进”两字,以资勉励。

晚年,阿甲在无锡曹张新村的一幢小楼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于1994年12月24日病逝。阿甲与宜兴的深厚情缘,为这片土地永远铭记。(宜兴日报:张达三 蒋尧基)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