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紫砂,必会想到宜兴;而去到宜兴,也必要看看紫砂。拥有七千多年制陶史的宜兴,是中国著名的“陶都”。而一把紫砂壶,则是宜兴面对全世界时,最响亮的王牌。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发展的宜兴紫砂,1950年11月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至1980年近30年中,仅有一家工厂,几百人做壶,而目前已发展到数万人规模的手工劳动密集型这样一个产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人才结构日趋合理,领军人物不断涌现,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蔚然成风。”11月17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表示。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市场全球化加速、用户日趋年轻化、被视为“传统行业”的宜兴紫砂,也在不断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宜兴紫砂如何实现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等的创新发展?这“非遗”如何更好地传承呢?
从集体工厂回归家庭作坊式生产
宜兴紫砂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瓷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则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由于具有收藏价值,尤其是名家大师的作品可谓一壶难求,民间也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说法,阳羡则是宜兴的古称。
1950年生于宜兴丁蜀镇的史俊棠,可谓是亲自见证了宜兴紫砂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发展历程。
1954年底,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成立,1955年组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4月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使几百年来逐渐发展传承的宜兴紫砂有了集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工厂。
“集体工厂对当时恢复紫砂生产,培养紫砂技艺人才,制订泥料标准,窑炉烧成技术改造,集中对外拓展市场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史俊棠曾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担任过厂长、书记。
不过原本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时间一长也产生了国有企业的弊病:苦乐不均,平均主义严重,管理机构臃肿,脱产人员逐渐增多,生产追求产量产值却忽视效益和质量,市场需求的产不出,市场不畅销的开始库存积压。
史俊棠: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不怕没人传承
史俊棠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紫砂工厂上班的做壶工人,纷纷离厂回家,开起了家庭作坊。越来越多人开始探索公司、合作社加制壶艺人,创商业品牌的新经营模式,宜兴紫砂由原来单一的集体工厂回归到千家万户的作坊式生产经营。
“让充分彰显个性化生产的紫砂工艺回归民间,回归千家万户,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自此,紫砂艺人的传承更自觉了,创新更有紧迫感了。可以说这二十年来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与这种回归密切相关,也就是宜兴紫砂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模式。”史俊棠表示。
营销可以创新,但要按照手工艺生产要求
随着生产经营模式的顺利转型,宜兴紫砂经济在不断向好。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下,来自于不同领域的资本涌入宜兴紫砂这一领域,例如过去主营电线电缆业务的中超控股,在2015年并购紫砂壶业务,开启电缆紫砂双主业运营。
史俊棠介绍,近几年宜兴本地不仅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紫砂艺术馆,收藏和展出了历代紫砂名作和当今紫砂名人的所有作品,办起了从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技艺培训、生产车间、营销公展、广告策展等全方位的紫砂文化生产经营性公司。而外来投身宜兴紫砂创业的紫泥公社,以创客的模式,从设计到制作再到营销的一条龙服务。
新兴的技术手段、营销模式在推动着宜兴紫砂的发展,不过作为一个专业出身的人,史俊棠则强调,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于服务传统手工艺产品,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以手工艺为核心的制作技艺不能丢掉。
“营销方式可以多样性探索,目的是从扩大市场来扩大生产。但就紫砂的制作工艺来说,还只能是老老实实按照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来要求,即严格遵循宜兴紫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一整套手工艺技艺,不能取捷径而违背这些程序。”
史俊棠曾提出,紫砂工艺的企业要发展,需要将品牌价值延伸到更具功能性或是实用性的产品领域中。不过,他又认为,紫砂作为紫砂生产企业,是很难做大的,也没有必要做大。
“因为你想做大,就必须组织大量的工人集中生产,彰显个性的手工艺生产工人,是很难集中在一起生产的,这已被实践证明,否则怎么会回归到家庭作坊呢?手工艺生产每个人的水平能力都不一样,你也无法要求每个人都一样,所以还是让他们各自创作生产为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紫砂企业是无法做大的。”
另一个方面,紫砂企业又可以去做大,那就是专做市场营销的公司。
在史俊棠看来,制壶人从若干家集体企业中回到家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宜兴紫砂家庭式作坊发展到今天,生产规模已经很大,生产能力也已经很强。但市场经营是另一门学问,不一定人人都会。那么多产出,市场在哪里?
“那就要靠一些有本事的人来成立销售公司,把紫砂艺人做的东西都能卖得出去,因此就慢慢形成了公司收购艺人的作品去市场上销售。慢慢地形成了我一贯提倡的公司或者合作社加艺人创品牌的模式。”
探索电商化,注重年轻消费群喜好
2015年10月21日,宜兴首个紫砂电商产业园区——位于丁蜀镇的恒隆紫砂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意味着紫砂产业开始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紫砂工艺品从线下大量地转移到线上展示、交易。
而宜兴紫砂的从业人员们,也纷纷接触并大胆尝试电商。电商化从政府到民间,形成一股燎原之势。除了已开通网上订单、网上销售,紫砂人也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联络文化公司、设计公司,利用各种可以利的外部力量,利用各种文化元素来丰富紫砂产品的造型设计、装饰。
史俊棠: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不怕没人传承
实际上,随着消费者年轻化,玩壶的群体也开始低龄化。一面是稍微年长的老客户群,一面是未来主力军的年轻群体。宜兴紫砂也要开始满足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
史俊棠认为,老年群体对宜兴紫砂壶的认知停留在用来泡茶上,手感好,出水畅,容量适宜。而青年群体对宜兴紫砂壶的认识除了上述几点,开始注重审美,即这把壶造型美不美,这把壶的装饰雅不雅,这种美和雅是反复比较出来的。
“所以做壶人要围绕这些变化的情况去设计创作适应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作品,以不断适应在变化的市场需求。”
让史俊棠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有大量资本进入紫砂市场,生产者也要考虑投资者的回报,因而创作的作品不同于普通仅满足客户使用的需求,必须是少而精,不滥做,要有诚心,要满足买家的预期心理。总之,市场无穷尽,就看生产者能不能去适应。
从富民、文化到诚信,再到爱心紫砂
过去,史俊棠曾提出宜兴紫砂的发展是从“富民紫砂、文化紫砂”到“诚信紫砂”的不同阶段进化。
紫砂从业人员腰包里开始有钱,建起新房子,买起摩托车、小汽车上下班,银行有了存款,这意味着宜兴紫砂开始富民。而通过艺人们的聪明和勤劳,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产品的附加值随着中国茶文化、紫砂文化的弘扬而不断增值,让史俊棠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彼时,他再把宜兴紫砂定位为文化紫砂。
而随着宜兴紫砂的迅猛发展,同样也会遭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因此,史俊棠提出来行业要持续发展,还必须有行业的规矩,要打造宜兴紫砂行业的诚信体系,因而有了“诚信紫砂”的定位。
而近几年,史俊棠也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宜兴紫砂人富裕之后,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纷纷捐款,助教助困奉献爱心。譬如,徐汉棠大师一掷千万元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在全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是唯一一人。而季益顺大师率领徒弟们奉献爱心,拿出作品拍出善款1300多万设立非遗公益基金。汪寅仙大师早在多年前就一直捐款助困,关心陶瓷行业的老矿工。吕俊杰大师在全国几个贫困地区建希望小学。很多紫砂人每年都在慈善日主动捐款。
这些情况让史俊棠不仅看到了宜兴紫砂人的技艺在进步,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升华,因此他提出了要让宜兴紫砂成为爱心紫砂。
“由富民紫砂到文化紫砂,是宜兴紫砂近三十多年发展的现实情况,而提倡诚信紫砂是一个需要所有紫砂人价值观的转变,再做爱心紫砂更是人生观的升华,人有了爱心,难道还会缺失诚信吗?爱心两字可无限延伸,无限升华,这是宜兴紫砂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不怕没人传承
从改革前不足五百人的技艺队伍,到今天数万人从业,宜兴紫砂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外界也更关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宜兴紫砂如何培养传承人,担心无人传承其精髓。
不过,史俊棠对此却很乐观:“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充满生机的‘非遗’,在这样的盛况中,还怕没有人来传承吗?”
史俊棠:宜兴紫砂是活着的“非遗”,不怕没人传承
在他看来,尽管盛况当前,但业内认定随意、热衷评比的风气应该要有所遏制。11月15日,由北京非遗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大国非遗工匠”工美项目认定活动在计划召开的前两天被紧急取消。据媒体报道,活动被取消的原因是“违反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史俊棠认为,目前社会上对“非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非遗”的定位还不够准确。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不仅要定性,还应有量化指标的考核。
“比如说你的技艺传承脉络是否清晰,从艺年限是多少,有没有代表性作品,创新多少作品,权威性的获奖情况怎样,带过多少徒弟,你的作品和人品,社会口碑怎么样,只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这样评选出来的‘非遗’传承人,才能真正成为这个行业的技艺骨干和领军人物。另外,即使你是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也不能打着这个旗号去追名逐利。”
从一个厂长,到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再到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人大代表。史俊棠感慨自己的一生,都是紫砂在推动着向前走,而他也在推动着紫砂向前发展。
“紫砂对我的最大影响是给我一辈子忙碌,一辈子追求不停步,忙忙碌碌才是福。我已奔着70岁去,但只要一息尚存,也放不下宜兴的紫砂了。虽不能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但仍有多种方式服务这个行业,仍有责任为紫砂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呼喊奔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事业是无止境的,宜兴紫砂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下,不断传承发展,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