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旅游:磬山崇恩寺之前,先来这看看

宜兴崇恩寺

湖㳇山明水秀,自古以来寺院众多。湖㳇的近郊有金沙寺、大乘庵、碧岩道院,城泽村有钟山报恩寺,张公洞有洞灵观、磬山有崇恩寺,城隍山有城隍庙,罨画溪旁有觉逸庵等等……

寺观庵院,各有来历,来历不凡,或有高僧塔林,或有名人题咏。而以磬山崇恩寺碑最为著名,因为碑文由雍正皇帝撰写,御赐「崇恩寺」。

宜兴崇恩寺

磬山崇恩寺

老话:天下名山僧占多。

磬山崇恩寺原来叫作磬山禅院,是明代高僧天隐圆修禅师创建的。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临济宗第三十代天隐禅师在磬山幽谷修禅,代佛宣扬,从此名闻遐迩,誉震东南,四众弟子,接踵而来。于是就开始建寺接客,命名为磬山禅院,一时宗风大振。

他的四个法嗣中最著名的就是曾为磬山寺香灯师的玉琳,在当时已成为佛界楷模,还被顺治皇帝封为国师。

磬山崇恩寺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交火中一把大火将磬山崇恩寺烧毁,幸存的几间禅房,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十年浩劫”后,它被列入太湖风景区阳羡景区的开发景点。到和平年代,在四海八方的帮助下,募建而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完整的磬山崇恩寺。

宜兴崇恩寺

崇恩寺碑

雍正十一年,宜兴重修崇恩寺,告竣后想要刻碑纪念。于是县衙门和寺院逐级上表朝廷,来求御赐碑文。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很短,全国所写碑文极少,磬山崇恩寺碑文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碑文之一。

雍正的碑文有什么深意呢?

对于雍正来说,磬山崇恩寺是玉林国师的师父的开堂禅院,所以是国师的“祖庭”。不然后来乾隆皇帝怎么会题“天下第一祖庭”呢!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治上清廷对江南禅林的重视。雍正是清朝皇帝中对禅宗和佛学研究最深的一个,并且紧密结合自己的统治需要。雍正用各种方式力图控制禅宗内部事务。

雍正皇帝对宜兴印象颇好,这也是宜兴历史上唯一一次皇帝的点名赞扬。

就是说把庙修得很光鲜,却不肯老实参悟佛法是没有用的。看的出雍正是个十分务实的皇帝,也反对形式主义,也看出他对崇恩寺是寄予了厚望。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