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洪明
采访记者:宜兴日报杜坤强
访谈时间:2018年3月16日
访谈地点:张洪明紫砂艺术馆
张洪明制 佛缘壶
印 象
近年来,因工作关系,记者几次去张洪明的紫砂工作室,总是见他坐在泥凳旁凝神静气地做壶。而他每次见到记者,必定不是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嘴里说“你先坐呀”,得过好一会才把身筒或壶嘴或壶把或壶盖放进缸里,起身为记者泡茶。其实,记者每次去,倒希望他多做一会壶,因为站在一旁看他施展技艺做壶,也是一种享受。
勤奋出天才,劳动出果实。张洪明以自己的勤奋,创制的紫砂壶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如他的“心相连壶”“高古壶”“力争壶”等,不仅能令人细细品赏,而且令人过目难忘。
张洪明制 金瓜壶
访 谈
记者:作为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你在制壶上一定有自己的心得和见解。目前,就宜兴而言,制壶的人数以万计,队伍浩浩荡荡。那么,谁要想在制壶上出彩,你认为应该走什么样的制壶之路?
张洪明:制壶之路有很多条,但从我个人的经历和实践来看,走具有特色的制壶之路,是其中的一条。从事紫砂后,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一把紫砂壶让人捧在手里,除了给人泡茶这一实用功能外,还能给人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文化。我又常常想:虽说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但大多数紫砂壶是大同小异的,如何出彩?我想必须具有特色。紫砂壶是有文化的,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紫砂壶作为一种艺术品存在,不仅仅是用于泡茶的,还应该可读、可品、可赏,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紫砂壶才是出彩的,才是令人喜爱的,也才是能够流传下去的。说实话,我能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客户的一句话。10多年前,我满足于自己的技艺,能够制出精致的壶来。可有次我的一位客户来了,看了我的作品后,说我的作品似曾相识,没什么变化。这句很平常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一下子意识到,紫砂不仅在比技艺,更在比特色,比文化。就从那时开始,我把重点放在了壶艺的创新上,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
张洪明制 传炉壶
记者:要想让壶艺具有特色,就离不开创新,离不开文化等,这是一条链子。你是怎样理解创新的?
张洪明:壶艺泰斗顾景舟曾说:“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新的东西。”顾大师还指出设计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注意“三个要素”:一是形象,即作品的形状式样;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作品实质性的美的素质。可以说,顾大师的“三个要素”,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方法。我认为,创新应以传统为基础,是植根在传统之中的创新。继承传统和探索创新是辩证的关系,继承传统不是对旧的模式照搬照抄;创新也不是盲目的脱离传统去进行,而是要总结前人的丰富经验,不断吸收新思想、新观念,突破固有模式,设计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使用和欣赏习惯的作品。
张洪明制 豪迈如意壶
记者:你的壶艺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洪明:走具有特色的壶艺之路,这是我给自己的定位,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时至今日,我不敢说自己的壶艺已经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只能说,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已经向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具体表现在壶语、壶境、壶趣等方面。壶语,即一把紫砂壶所具有的语言。作为一把紫砂壶,如果没有语言,就会显得苍白空洞。丰富的壶语,可以供人阅读,能与人产生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壶境,即一把紫砂壶的意境。壶的意境或美妙或高远,就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壶趣,即一把紫砂壶的趣味。作为具有把玩性的紫砂壶,理应具有强烈的趣味性,以“趣”美化生活,以“趣”愉悦身心,以“趣”抒发情怀。
张洪明制 供春提梁壶
记者:请你就“壶语、壶境、壶趣”介绍一些作品。
张洪明:我创作的“心相连壶”,其中有着较为丰富的壶语。整把壶以心为形状,底部有弧度,看上去像半月。面对这么一把以心为形状、寓意心心相连的紫砂壶,不同的人会读到不同的壶语,获得不同的感受。用此壶,朋友对坐品茶,是友谊使他们心相连;用此壶,情侣对坐品茶,是爱情使他们心相连;用此壶,父母子女对坐品茶,是亲情使他们心相连。此外,“心相连壶”在设计上圆中寓方,方中有圆,过渡自然,不落痕迹,还能让人读到中国古人“处事圆通、内心方正”的处世方略,感受到中国儒家哲学的温暖气息。“高古壶”采用嵌泥的方式,在壶身上装饰字画,营造了诗情画意般的壶境。由于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采用嵌泥方式在壶身上嵌字画的人不多。我通过反复摸索与实践,掌握了用各类色泥嵌字画的技巧,成为壶艺的一个特色。以“高古壶”为例,壶身的正面经过嵌泥后是这样一幅画:一只鸟、一池水,鸟挺立在池边的石头上,仿佛在沉思,又仿佛在聆听池水发出的细语。触“境”生情,这样一幅画,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我以“龟兔赛跑”这一成语典故创作的“力争壶”,充满了壶趣。该壶的壶身为有着斑纹的龟壳,壶嘴为奋力伸出的龟脑,显示出龟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精神;而壶盖上那一只懒散自满的兔子,正在悠闲地休憩。龟兔赛跑,因为龟的拼搏而领先,因为兔的骄傲而落后,“力争壶”展示的是龟兔赛跑的有趣画面,传递给人们的却是敢于争先的思想,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张洪明制 雪华
记者:的确,壶语、壶境、壶趣已成为你壶艺上的一大特色。那么,你今后努力的重点在哪里?
张洪明:我从紫砂之路上一步步走来,重点一直在“提高”两字上。我以后的重点依然是“提高”两字。紫砂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永无止境,需要我不断突破自己。我认为,突破自己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的过程。因此,没有突破,就没有提高。目前,我无论是技艺还是年龄,就制壶而言都处在“黄金阶段”,我要通过突破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宜兴日报 杜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