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的八把曼生壶 一把曾用来装酱油(1)
唐云艺术馆座落在西子湖东岸南端,它南接长桥,东临万松岭,北近柳浪闻莺,西与雷峰夕照相映成辉,融山川万物于其中,气韵独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馆内杉木参天,四季花木葱茏,风景秀丽,艺术氛围浓厚,可谓天堂之“圣境”。“紫砂百家”本期就带您来看唐
这些壶到底是不是曼生真品,探究一下!
就在昨天,北京保利2019年度的春拍落下帷幕,俞国良的朱泥传炉拍出了整场最高价格,反响热烈。 ▲俞国良 传炉 在这场春拍中,除了此件传炉,同样佳器众多,而其中有一件清代扁石壶极有意思。 ▲清代 扁石壶 此壶为扁石造型
紫砂壶底款里的文人气质
紫砂壶传承数百年,多被赞誉古拙素雅而有文气,这个文气不仅仅体现在壶身的书画刻绘,在其底款中,更是藏着文人气质。自明时大彬用竹刀在壶上刻下名字开始,紫砂便与书画一样,有了独特的款印风格,而到如今,除了某某制陶之外,更有许多文人气息浓厚的底款。
壶形故事|曼生十八式之横云壶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曼生十八式中的横云壶,关于它的由来,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瞬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一头隐于云端,一头没于溪间,有如彩虹渴饮清泉。
曼生三足乳鼎壶
众所周知,清乾、嘉年间文人陈曼生及其幕客与制壶名匠杨彭年等合作紫砂茗壶,并由他们撰刻题铭,史称“曼生壶”,其传世珍品,弥足珍贵。2016年西泠秋拍会上,有一件曼生壶——“三足乳鼎壶”,最终以603.75万人民币落槌成交。这把曼生壶流传有序,据资料记载,原山东省图书整理委员会主任、著名文物鉴定家路大荒先生生前曾见过此壶并集拓入册。
西泠印社与曼生壶
说起「西泠印社」这个社名,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这个在百余年前建立的金石印社在如今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泠如今更是打通金石、书画、陶瓷紫砂等脉络,传播和复兴着中华艺术文化。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西泠印社2018春拍上即将拍卖的两件紫砂器,是两件「曼生壶」。一件井栏壶,一件笠阴壶,两件曼生壶在这个春拍密集的六月之尾,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最贵十大曼生壶
如今关于「曼生壶」想必很多壶友都不会太陌生,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曾给大家介绍过曼生系列的文人壶。清时著名的金石学家陈鸿寿等人与制壶高手杨彭年合作,将诗书画印融于一壶,落款为阿曼陀室的文人壶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拍场上十把最贵的曼生壶。
文革中幸存下来的曼生紫砂壶
说到曼生紫砂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曼生十八式,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在以前的文章整理中都提到过。曼生壶更是宜兴紫砂壶壶型的创新派,对于宜兴紫砂的贡献颇大,以至于后人都热衷于收藏曼生紫砂壶。特别是这把曼生乳鼎壶更是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陈曼生艺术馆正式开馆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他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年间,陈曼生任溧阳县宰。任职期间,他雅好紫砂,买壶藏壶,进而参与制作。他自绘紫砂壶图样,请杨彭年、杨凤年兄妹等制壶,且在壶上铭刻,后人将这些铭刻的壶称为“曼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