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南岳寺和阳羡茶

在宜兴新街百合场那里,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尤其是每年的除夕夜,半夜里等着烧头香的人们,排的队能把寺门前的山道都挤满了。南岳寺也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最最传奇的就要算稠锡禅师和的故事了。

陈庆之

宜兴老故事:南朝名将陈庆之

宜兴,是个有诗书传家传统的地方,地处江南,历史上很少遭受战乱。宜兴自古文人辈出,带兵打仗的将军倒是不多,比较出名的也就是晋朝的周处、明末的卢象升那么几个。可正是这个读书人远远多于武将的鱼米之乡,史书上却记载着一位堪称“战神”的儒将,他就是陈庆之。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架弓山和鹅窠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芳桥地区,有几座不知名的小山丘。山丘上的土地很肥沃,却种不出庄稼,不管老百姓种什么,最后总归是颗粒无收。于是啊,老百姓都说,这里是山神爷的土地,山神爷不喜欢老百姓在上面种庄稼,种什么就收什么。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敢到这几座小山上种庄稼了。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丰义湖神庙的传说

现在宜兴市官林镇的丰义,有个叫水产村的地方,就在滆湖的边上。据说,以前这里有座“湖神庙”,颇有应验,四季香火不绝。后来历经岁月洗礼,湖神庙多次被损毁,但多次被重建。抗日战争时期,湖神庙因为战乱被毁,解放后,老百姓就在原址捐资修造了一座小的湖神庙,用于祭祀,后来年久失修,渐渐就被废弃了。现在虽然没有湖神庙了,但是湖神庙的传说仍然在民间流传。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东胥渡和胥藏村

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员(也叫伍子胥),其父兄被听信谗言的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只身难逃,来到吴国,协助吴王阖闾登上王位。然后厉兵秣马,杀败楚国,鞭尸楚王报仇雪恨。后来因为吴王夫差中了越国的反间计,赐伍子胥自尽。据说,现在江南地区的端午节就是因为老百姓纪念伍子胥的关系,反倒是和屈原关系不大。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叶天士巧治霍乱

乾隆十六年的时候,宜兴、江阴地区爆发霍乱,得病的老百姓上吐下泻,痛苦不堪。而且这个病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往往是村庄里有一人得病,紧接着就会蔓延到整个村庄。很多老百姓痛苦死去,却又束手无策。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媒婆”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宜兴西边有一户人家姓王,宜兴东边有一户人家姓张。王家一个儿子,英俊潇洒,饱读诗书;张家有一个女儿,知书达礼,温良贤惠。两家的儿女都到了年纪了,就都央求城中一个能说会道的婆婆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婆婆一撮合,就给两家订下了亲。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调桑忙

“调桑忙”(不知道字面上写是不是这样),是经常出现在宜兴人口中的一句俚语,意思是“出去玩”,有些时候还带有一点“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做正经事”的意味。其实呢,“调桑忙”是宜兴民间的一种舞蹈,以前在逢年过节或者是庙会的时候,就会有民间艺人打扮成丑角跳舞,这个角色长着一张嬉皮笑脸,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一条手臂是垂下来不能动的。

岳飞

宜兴老故事:岳飞与宜兴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岳飞曾先后七次到过宜兴。当年金兵渡江南下,直逼南宋都城临安,岳飞在太湖流域的宜兴、常州、长兴、广德一带作战,率部抵抗金兵。那时候的宜兴几乎是一座孤城,一面是金兵压境,一面是盗匪骚扰。

火烧善卷寺

宜兴老故事:火烧善卷寺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皇亲白松,因为自小跟康熙皇帝一起长大,所以感情非比寻常。康熙皇帝即位以后,对其父顺治皇帝的死因渐生疑窦,后来经过明查暗访,才知道父皇原来因为对董鄂妃的死不能释怀,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