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阶层的友谊,改变了紫砂壶的进程!

图文|砂海墨韵 1796年,清仁宗嘉庆元年。这一年大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乾隆皇帝退位做起了太上皇,嘉庆皇帝登基了。 嘉庆皇帝 这一年江苏荆溪(今宜兴)的杨家也发生了一件喜事,生了一个孙子取名杨彭年。 也有人说杨彭年原籍浙江桐乡,但不管原籍何处

当一“笨”一“痴”的两位紫砂匠人,得到了皇帝的宠爱…..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宜兴紫砂的发展更是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乾隆皇帝的嗜茶及对茶相关物事的投入,于中国茶史上,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所以在乾隆时期的紫砂壶装饰手法最为丰富多彩,本期“紫砂百家”带您来看的这两位“一笨”“一痴”的紫砂匠人,

这些紫砂大师的珍贵照片,承载着一代紫砂人的回忆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一砖一瓦上的青苔,泥土中的芬芬,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转眼已经来到了2019最后一个月。“紫砂百家”本期为大家寻找了一些,紫砂大师们的珍贵照片,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一下……     

这些撑起了民国紫砂一片天的商号,你认识吗?

民国时期,上海、宜兴、无锡、杭州等地有许多专门经营宜兴陶器的商店,其中著名的有:陈鼎和、铁画轩、吴德胜、利用公司、毛顺兴等。这些陶器商号或公司,都在宜兴订货,而且每家商号又都聘有制壶艺人,进行壶艺的加工或制作,有的店主善于陶刻,亲自奏刀铭刻

宜兴紫砂工艺厂

紫砂人才摇篮——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仿若砂砾。他们经历无数浪潮冲刷洗涤,也给后人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记忆。丁蜀镇——坐落于江南小城宜兴。几千年制陶史,让这座小城拥有“陶都”之美誉。这座小镇的母亲河——画溪河、蠡河穿镇而过,一担担陶器曾通过密集相错的河网,运往全国各地。

金士恒于日本制

紫砂行者金士恒

光绪四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客船在日本常滑的码头停靠,一位老先生慢慢走出船仓,抬起头打量着四周,神情有些好奇。这位老先生是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当时的他不会知道,他这一步,就踏出了日本的新陶艺,而他,也被后世尊为日本的陶业祖师。他的名字,叫做金士恒。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的历史发展概况(下)

宋、元和明代前期(公元960~1505年),可以说是宜兴日用陶器业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也是紫砂器的创始时期。当时,分布在今丁山和张渚地区的烧陶窑址,已经发现了上百座之多。除烧造缸、瓮、碗、盆之外,以生产一种俗称为“韩瓶”(相传为南宋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的贮水器者较多。

紫砂的历史

宜兴紫砂的历史发展概况(上)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南部山区的张渚和丁山一带,就已经有了原始居民,并且出现了制陶业。不过,当时的陶器还相当粗糙,大部分是低温烧成的红色或灰色的胎质疏松的陶器,与太湖流域其他地点发现的原始陶器基本一致。

宜兴紫砂壶 紫砂史话

紫砂器在世界上称得上造型最丰富的工艺品种,明清两代先后涌现出数十位德高望重的著名陶艺名家,创制出了人类艺术瑰宝,他们为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宜兴紫砂壶开山鼻祖供春——紫砂传承人物

说到宜兴紫砂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宜兴紫砂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沉淀,紫砂壶也让宜兴的名声远扬。这篇文章是给初入紫砂的爱好者了解一下,宜兴紫砂壶的开山鼻祖龚春所作供春壶,壶中原来有着如此多的故事,真是壶容天下事。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